冠軍法國,是不是要行三拜九叩之禮,向著自己一直借腹懷胎的NBA?所謂的歐錦賽啟示錄,好像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將歐洲籃球與NBA牽扯到如此靠近的距離。內心裡自尊到近乎高傲的法蘭西人,借助著最具美利堅烙印的籃球密碼登上了歐洲之巔,甚至,他們最引以為傲的頭牌球星,在圓夢歐錦賽的前兩天,還在念念不忘“今年總決賽是我一生之痛”———
你自然有理由去不停掂量,這是法國籃球的勝利,還是NBA的勝利?
這或許是一個不那麼禮貌的問題,但這實在又是一個超級現實的問題。兩年前、四年前的歐錦賽,當我們津津樂道西班牙人對歐洲籃球的統治時,我們最終的落腳點,無非是西班牙人的先天之才,以及他們擁有全世界第二優秀的聯賽。六年前的歐錦賽,當我們詫異於俄羅斯隊的爆冷奪冠時,最終還是要歸功於俄羅斯籃球曾經依托的那個碩大體系,以及他們漸漸開始躁動的瘋狂投入。甚至,再追溯得久遠一點,八年前的歐錦賽,希臘人書寫的神話,也不過是讓我們領略到了這個國家獨樹一幟的籃球風格之魅力,以及他們“向NBA說不”的堅決。
可是法國籃球,真的與他們不同。
恐怕已經沒有必要,再去一一細數這支奪得歐錦賽冠軍的法國隊裡,有幾名現役NBA球員,又有幾名曾經游蕩於NBA的球員。他們缺席的NBA球員,大概都能看得別人眼饞:諾阿沒有來,圖裡亞夫沒有來,塞拉芬沒有來,小皮特魯斯沒有來、波布瓦沒有來……事實上,兩年前的他們已經差不多有這麼多
NBA球員,就因為永遠敵不過西班牙隊,就因為缺少一個冠軍做背景,他們制造的這番現象,就隻能作為一種趣談。
甚至,法國球員不像東歐球員那樣,有大量人選效力於其他國家的高水平俱樂部,他們有意無意間,就將自己的生長路徑界定得相當狹窄。當然,也可以形容為,相當明確。
他們如此靠近NBA,他們卻不擅出產NBA認可的球星。如果不算已經被“美化”的諾阿,法國球員能夠在NBA稱得上球星者,至今也隻有帕克一人。其實,人以群分的話,哪怕就是把帕克囊括在內,很容易就發現法國球員往往是犀利也犀利,細膩也細膩,就是缺了些本可以幫助他們脫胎換骨的狠硬之氣。還是與身體素質有關,難免也跟文化熏陶有關,這種致命缺陷,藏在外線球員身上也罷了,再把內線大個子反射出來,就讓人時常慨嘆法國隊明明守著那麼多好坯子,怎麼就發掘不出一兩個夠級別的內線殺神……
所以,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根本無法與內線強大、關鍵時刻又夠狠夠硬的西班牙隊抗衡。他們甚至在本屆歐錦賽上,復賽裡還不止一次地受困於這樣的缺陷。
欣慰的只是,他們偏偏能在半決賽再遇上缺少了主心骨的西班牙隊,偏偏能在大比分落后的情況下實現逆轉,這種極具心理暗示的勝利,無疑是給他們的決賽備足了精神彈藥,所以他們會比立陶宛隊更凶狠、更堅決。進而,他們最終奪得的這個冠軍,可能又會給未來若干年的法國籃球,提供足夠多的氣質支撐。
這樣便很有趣。幫助法國籃球實現積累的是NBA,幫助他們改善“臨門一腳”的又是國家隊。當然,指望法國籃球就此完成層次上的全面升華,仍然是一個奢侈的期待,法國球員深入骨髓的那種追求優雅、遠離堅硬,仍然會時不時地左右著他們的每一次努力,他們甚至面臨著帕克之后、擎大旗者未必擁有足夠號召力的問題,這又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法國籃球的向上動力。
畢竟,帕克的天賦不可復制,可帕克的運氣更加無與倫比,至少巴圖姆到今天為止,也沒有找到他自己的“波波維奇”……(孟曉琦)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