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0月14日體育專電 題:東亞運動會面向未來的嬗變
新華社記者吳俊寬、張薇、劉林
第六屆東亞運動會15日晚將在天津禮堂大劇場舉行閉幕式。1993年第一屆東亞運動會舉辦至今已有20年歷史,20年來的6屆賽會在促進東亞地區體育事業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順利完成了歷史使命。2019年起,4年一屆的東亞運動會將正式轉型為東亞青年運動會,實現一次面向未來的華麗轉身。
東亞運動會是由東亞運動會聯合會舉辦的地區性綜合運動會,固定參賽代表團包括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中華台北、韓國、中國澳門、蒙古國、關島(會友)9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起分別在上海、釜山、大阪、澳門、香港和天津6座城市舉行,是東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賽會之一。
在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看來,東亞運動會是整個亞洲范圍內競技水平最高的區域性運動會,對促進東亞體育欠發達地區的體育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亞洲,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都有區域性運動會。舉辦區域性運動會有兩重目的,一是為更大的區域比賽和世界比賽,如亞運會和奧運會、世界世錦賽作准備,二是為該地區體育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創造參賽機會,”魏紀中說。
魏紀中認為,現在國際上各類比賽和運動會很多,不少運動員都很忙碌。但是有機會“忙著參賽”的運動員畢竟只是少數,東亞更多的運動員缺少比賽機會,而東亞運動會就是要為他們提供寶貴的參賽機會。同時,東亞運動會對於推動體育欠發達地區的體育水平的提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中國澳門為例,在舉辦了一屆東亞運動會以后,該地區體育全面開花,參與體育賽事的積極性提高。中國香港上一屆做了東道主之后,香港人民對於體育運動更加重視了。6屆東亞運動會對於推動東亞體育運動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對於體育水平較高的中日韓可能不太明顯,但是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作用非常明顯,”魏紀中說。
來自中國香港的東亞運動會聯合會名譽主席霍震霆也表示,東亞運動會舉辦至今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在給運動員創造寶貴參賽機會的同時,也在吸引和鼓勵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為了適應新的國際體育形勢發展,東亞運動會聯合會理事會在今年5月的理事會會議上通過了《東亞運動會改革提案》。根據提案,東亞運動會將更名為東亞青年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參賽運動員的年齡原則上在14歲至18歲之間,第一屆東亞青年運動會將於2019年舉行。
“現在國際奧委會在舉辦夏季和冬季的青年奧運會,亞奧理事會也開始舉辦亞洲青年運動會,在東亞我們也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青年運動會,”霍震霆說。“這個改動是為了令東亞運動的發展向年輕一輩的運動員進一步推進,令東亞地區青年運動員可以藉此機會交流切磋,讓水平進一步提高,為參加亞洲青年運動會及青年奧運會有更佳的准備。”
魏紀中認為,東亞運動會向青年運動會轉變並非一個突兀的轉折,而是在量變積累過程中的一次順應時代發展的質變。因為在近幾屆東亞運動會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年運動員參賽,而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也愈發重視對青少年選手的培養和鍛煉。
“東亞運動會一屆一屆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這次東亞運動會上的中國、日本、韓國都派出了很多年輕的選手。因此說這次轉型是水到渠成,而不是突然的轉向,”魏紀中說。“對於體育欠發達的地區,更需要培養年輕選手,因為他們實際上代表著一個國家和地區體育事業的未來,所以我認為東亞運動會聯合會做出了明智的決定。”
國家體育總局田管中心副主任馮樹勇的觀點與魏紀中不謀而合。在他看來,目前的東亞運動會對於年輕運動員比較有意義,參加區域性比賽是他們走向世界賽場的必由之路。
作為本屆東亞運動會中國田徑隊的領隊,馮樹勇介紹說:“此次參加東亞運動會的田徑陣容更多的是以新人為主,我們希望讓他們經歷大賽的考驗,因為這種經歷對於他們的成長是重要的。”
“第一屆東亞運動會時各個代表團都非常重視,派出的選手也都是他們的最高水平。因為那時的比賽比較少,而現在各類比賽已經相對較多。加上我們現在的定位是讓優秀運動員更多走向高水平比賽,東亞地區的田徑發展又不夠平衡,對於高水平運動員來說,東亞運動會的價值相比20年前已經降低了很多。轉變為東亞青年運動會,對於青年運動員的意義比較大,也能夠讓運動會的作用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馮樹勇說。
“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將在2019年舉行。2018年還有青奧會,那麼我們在青奧會上嶄露頭角的年輕選手就能在東亞青年運動會上再次接受鍛煉,為隨后的奧運會做好准備,”魏紀中說。
“至於在(東亞青年運動會)比賽項目設置上我認為應該把握幾個原則,一是要適應青少年特點,二是要考慮承辦城市的能力,第三最好能包含一些符合東亞地域特點的項目。”
目前,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的舉辦地尚未確定。霍震霆表示,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的項目設置情況也還在商議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