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滾動

張吉龍:恆大做法不能稱之“模式” 應探尋“中國模式”

2013年11月09日22:2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張吉龍:恆大做法不能稱之“模式” 應探尋“中國模式”

  新華網廣州11月9日電(記者公兵、王浩明、鄭道錦)在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國際足聯執委張吉龍眼中,即便廣州恆大取得了亞冠聯賽冠軍,但恆大近幾年在足球領域的做法尚不能稱之為“模式”﹔恆大的勝利對中國足球是一個“興奮劑”,但勝利后要迅速冷靜,在利中查找弊,摸索中國足球發展道路和改革之道,探尋“中國模式”。

  廣州恆大9日在2013賽季亞冠聯賽決賽次回合主場以1:1戰平首爾FC,從而以兩回合3:3的比分(客場進球佔優)奪冠,這是中國足球自職業化以來奪得的首個洲際冠軍。

  張吉龍當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稱,恆大奪冠表明中國足球是有希望的。他說,恆大近幾年在足球上的投入、發展、提高,可以說為中國足壇做了一些事情,但我們不能說它是一種模式,它只是為我們推動中國足球發展提供了一個借鑒、研究、探討的地方。

  恆大在足球投入上採取了“高舉高打”的做法,張吉龍對此並不認可。他認為在中國足球目前現狀下不應提倡高投入做法。他說:“這容易造成企業間互相攀比,不利於中國足球健康發展。我們應該夯實基礎,而非滋生泡沫,高投入不一定有高產出。恆大的做法是在摸索自己的一條路,對中國足球而言是一種‘興奮劑’,對中國足球發展有推動,但勝利后要迅速冷靜下來,在利中查找弊,摸索中國足球發展道路和改革之道,讓一個俱樂部的效應慢慢滲透到中國足球、整個社會中去。”

  恆大的做法對其他俱樂部有何借鑒意義或負面影響?張吉龍說:“我認為有利的一面是恆大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精神,不利的是與現實的脫離,即高投入。其他俱樂部要有追求精神,但一定要面對現實,不能盲目追求高投入,而應腳踏實地地走自己的發展之路。”

  有觀點認為,恆大奪冠挽救了中國足球、正在倒逼中國足球改革。張吉龍表示,恆大的成績應該讓中國足球反思,讓中國足球冷靜下來,敲響了中國足球改革的警鐘。

  恆大奪冠是否會推動中國足球職業化、職業體育、體育強國戰略發展?張吉龍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同時提到,目前在職業性上中國足球俱樂部與歐洲相比差距很大,“我們的職業程度並不理想,依然處於發展初期”。“我們需要探討、研究、分析中國足球到底如何界定職業俱樂部,確定中國到底該有怎樣的職業俱樂部建制。我們的足球領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投入就想有產出,但就像種樹一樣,不可能今天種樹,明天就結果,畢竟要有一個培養過程。”

  “並不是聘請了高水平外援、開出高薪就是職業了,我們在職業上真正欠缺的是文化理念。中國的東方文化是源遠流長的,到底怎麼打造中國模式?恆大奪冠了,令中國足球反省、深思,但不能隻看表面現象,不能用局部勝利掩蓋了中國足球發展的深層次反思和探索。”

(責編:楊磊、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