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滾動

體操隊冬訓更換標語:創新 突破 拼搏 圓夢

2013年11月22日20: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體操隊冬訓更換標語:創新 突破 拼搏 圓夢

  “臥薪嘗膽,從負開始”,這是體操隊兵敗雅典后提出的經典口號。北京奧運會后,這一口號隻改變一字,將負改為了“零”。而在2013年冬訓之際,熟悉的標語改變為“創新 突破 拼搏 圓夢”。據中國體操隊領隊葉振南介紹,不但標語換了新的,隊伍還召集了不少新面孔參加大集訓,輸入新鮮血液,冬訓的內容更是有新的要求和不同的理念。

  標語大變臉

  走入寬敞明亮的體操館,迎面便是一面大大的國旗,下面是本周才更換的標語“創新 突破 拼搏 圓夢”,為裡約奧運會樹立目標。左右兩邊還有兩句,“大力破除陳舊訓練觀念及陋習”、“大膽改革創新訓練方法和手段”。場館兩側,還有具體的指導標語,“堅持‘團體、全能優先,單項突破’的發展戰略”、“堅持‘力、穩、難、新、美’的訓練指導方針”。

  別小看這些標語,用葉振南的話說,每一句都是隊伍當前最需要的,沒有一句空話。

  “倫敦奧運會后,鄒凱、張成龍、馮?等奧運冠軍還留在隊伍當中,體操男隊也涌現了一批全能突出的優秀后備人才,如林超攀、周施雄、鄧書弟、劉榕冰等,這些隊員都是2009年男隊組建的后備人才小組,所以男隊人才不缺,尤其在5-3-3賽制下,團體和全能都很好配置。”葉振南也強調,未來幾年內,男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單項上再圖突破。

  女隊大集訓

  兩周前,來自全國14個省市的54名體操姑娘齊聚國家體操館,她們是1997年至2000年出生的隊員,裡約奧運會適齡選手。23日集訓結束后,25人會留下。

  “女隊必須搭建起備戰大框架。”女隊教練組組長熊景斌介紹。全運會后,江鈺源、鄧琳琳、黃秋爽、眭祿等相繼退役,國家隊剩余不到10人,大家所熟知的也就姚金男、尚春鬆、黃慧丹、曾思琪、譚思欣幾人,“明年世錦賽的隊伍都很難組建。”葉振南說。

  “必須承認,女隊到了最困難的時候。”熊景斌感慨道,他甚至將現狀與上世紀80年代初的業余水平相提並論。如何渡過難關,熊景斌與體操隊也做了3條舉措。

  第一,加強教練隊伍建設。據熊景斌介紹,女隊要建立5個訓練小組,除了他和王群策組外,其余3個小組都是全運會前三名省市的教練員,年齡在30到40歲之間。

  第二,補充隊員。新血液注入后,通過冬訓搶時間,搭建女隊框架。

  第三,布局后備力量,在12月舉行冬令營,為東京奧運會選拔后備人才。

  盡管困難重重,熊景斌還是充滿信心,”如果訓練方法得當,女隊在兩年之內應該有提升。”

  訓練大不同

  很難想象一支曾收獲過世錦賽、奧運會雙料團體冠軍的陣容,實力下滑至此,但現實就是這樣,“通過比利時世錦賽可以看到,我們在跳馬、自由操上遠遠落后,已經由以往的齊頭並進到望塵莫及的地步。”熊景斌說。

  為此,熊景斌也有應對,“從選材上,我們會盡量挖掘一些好苗子,揚長避短。以自由操為例,我們要是去追求歐美選手那樣橫軸大跳躍的難度動作,顯然不現實。但我們可以利用身體小巧靈活的特點,發展縱軸難度,不但難度不遜色,還便於連接。”

  全運會結束后,總教練黃玉斌為隊伍做了一個硬性規定——每天都必須有1到2個小時的蹦床訓練,目的就是加強縱軸轉體的能力。這是體操隊第一次做出這樣的規定。

  跳馬也是中國隊的軟肋,近年來除了程菲外再無第二人。為此,黃玉斌還親自上陣授課,將男子跳馬訓練的成功經驗與大家交流分享,並指出了女隊以往訓練的弊端——板距太近。“板距近,導致運動員撐手角度有限,這也看出我們過去的訓練理念比較保守,對於訓練模式的探討和研究還不夠,都說弱,為什麼弱,並沒有去琢磨。”熊景斌說。

  提升弱項,保持高、平強項,熊景斌的目標說起來很簡單,但並不容易,“根據現狀,團體在彌補弱項的基礎上,爭取重回前三名的水平,單項上要在高、平保持領先的同時,提高人才厚度,提升隊員的比賽能力。”他說,“既然是強項,運動員就要有很強的成套能力和高穩定性,拿出一套成一套,並且要有幾名運動員都能做到,才真正叫強。”

(來源:中國體育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