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2014南京青奧會

猜猜,看不見的“南京眼”橋墩,藏哪兒去了

陳郁

2014年07月31日08:53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猜猜,看不見的“南京眼”橋墩,藏哪兒去了

  太美了!“南京眼”點亮青奧村

  青奧步行橋“南京眼”點綴下的青奧村。“南京眼”位於青奧軸線中軸跨越南京夾江,起點位於河西青年文化體育公園內,終點在江心洲青年森林公園內,作為兩岸旅游觀光的紐帶,以旅游電瓶車和行人為主,它不考慮機動車的通行要求。 宋嶠 攝

  揚子晚報記者鏡頭中的青奧步行橋更有“南京眼”之形。 宋嶠 攝

  青奧步行橋上的五環雕塑也是一大亮點。宋嶠 攝

  建設中的“南京眼”讓你看清其內在。 陳郁 攝

  青奧步行橋總設計師韓大章

  “羽翼般斜拉的鋼索振翅向上就像豎琴的琴弦,行人穿行其間猶如琴弦上跳躍的音符。”這是“南京眼”青奧公園步行橋總設計師來自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韓大章在設計時的一番描述。

  被市民親切稱為“南京眼”的這座新橋已然成為南京的新地標,這段時間,這座長江上首座步行橋雖未正式開放,但每天的人流量已經過萬。

  逛了一趟“南京眼”,很多市民也蹦出了很多疑問,人走在這麼大跨度的步行橋上面為啥這麼穩?橋上鋼結構的雙環與江水接觸會生鏽嗎——帶著這些問題,揚子晚報記者昨天獨家約訪了韓大章先生。 揚子晚報記者 陳郁

  疑問1 這麼大的橋怎麼看不見橋墩

  揭秘:雙環下面巨大橋墩基座藏在水下

  全長827.5米的“南京眼”是一座主跨270米的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然而市民發現這座跨江而建的步行橋和別的橋不一樣,根本找不到橋墩基座,整座橋就像一條白玉腰帶般地系在夾江之上,連接著河西新城和江心洲,難道這座橋真的沒有橋墩基座嗎?

  “這麼大跨度的橋梁肯定得有橋墩基座,不過確實被我們藏起來了。”韓大章說,“南京眼”被定位為青奧軸線的標志性建筑,其橋梁本身的設計理念就是要突出輕盈美觀。因此隱藏基座后的步行橋看起來更加飄逸動感十足,這也與青奧的運動追求相互呼應。

  那麼基座去了哪兒?韓大章說,就在雙環下方的江面下。

  原來市民看不見的雙環底部別有洞天。在施工建設中,揚子晚報記者看到,落入江面內的每個環實際上落在水下650平米的基座上,基座與近百個直徑1.7米的鋼管樁相連,整個橋的重量靠這些鋼管樁支撐,這些大家伙直插50多米深的江底。

  而為了隱藏好這兩個基座,設計者們專門還研究了長江的水位。韓大章說,由於長江洪水位和枯水位水位差達10米左右,因此在設置橢圓形造型最低點的時候,他們有意將雙環的下部埋置到了長江的最低水位以下,以確保各個水位下大橋的基座始終讓你看不見。

  疑問2 “金屬雙環落水”會不會生鏽

  揭秘:在水下的部分實為混凝土結構

  “南京眼”青奧公園步行橋的顯著標志就是從空中延伸至江底的“雙環”設計,它也成為了市民爭相留影不可錯過的景致,不過在與之親密接觸后,有細心市民發現,橋體上的“雙環”好像是金屬結構,那麼如果長期泡在水下,漂亮的“雙環”會不會生鏽呢?

  “這一點我們也考慮到了,這個整體的圓環實際質地並不一樣。”韓大章介紹說,整個雙環的四分之三結構是鋼材質,而與江面接觸的部分採用的則是混凝土材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雙環生鏽。

  “看似簡單的拼接,卻並不容易實現。”韓大章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在定下鋼結構與混凝土拼接的方案后,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讓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材質實現渾然一體的完美結合。韓大章說,首先考慮到耐久性,防止鋼材鏽蝕,拼接位置定在江面最高洪水位以上。同時,還要考慮到鋼混連接的牢固性,鋼環部分與混凝土環之間通過焊釘、開孔板、承壓板及預應力筋實現無縫對接,最后統一涂漆,肉眼看不出雙環有拼接痕跡,達到了渾然一體的效果。

  疑問3 會不會像倫敦千禧橋那樣晃

  揭秘:裝了12個阻尼器防共振

  在2000年6月10日為了迎接千禧年,英國倫敦正式落成啟用千禧橋。同樣是一座觀光步行橋,開放當日,千禧橋由於難以負載過多的觀光人潮導致橋面劇烈晃動,開通僅兩天后就被迫封橋整修了近兩年。而在裝了90個避震器之后,於2002年2月21日重新開橋。后來倫敦人稱呼這橋是“Wobbly Bridge”,意思是搖擺的橋。

  那麼南京的這座步行橋會不會搖擺呢?“南京的青奧橋不會搖擺,大家走上去能達到舒適級別。”韓大章說,相比於供汽車通行的公路橋而言,步行橋更容易出現“人致振動”導致橋面搖晃的感覺,其誘因是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如果橋上人群在同一時間共同踱步,向橋面集中施力,那麼這力量瞬間壓上橋面,橋面就可能會出現“豎向振動”或“橫擺振動”,嚴重的共振還會引發橋梁坍塌。而通行汽車的公路橋則受力相對不規律,因此不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如何解決步行橋容易出現的搖晃問題?韓大章解釋說,根據測算,他們在“南京眼”的中跨區域安裝了12個阻尼器,這些設備就像平衡器一樣,緩沖橋體受到的瞬間壓力。如果橋面受到向下的壓力,阻尼器就會自動往上使勁,如果受到來自側方向的力量,阻尼器又會向相反方向施力,這樣一來橋體始終就處於平衡穩定的狀態,因此人走在步行橋上幾乎不會感到橋體在晃動。

  韓大章說,如果參照德國人行橋的設計指南EN03(2007)所提供的舒適度等級標准,“南京眼”在設置了阻尼器之后,可提達到該標准的“最好”等級。

  一組很牛的數字

  五環可抗12級大風

  青奧步行橋中央還有個引人注目的大型奧運五環標志,長約13米,高7米,寬0.8米。看起來好像擺在橋上的這個大家伙,實際上其內部鋼板與橋梁緊緊咬合,重量達七噸,可抗12級大風。

  橋上最多能站4萬人

  根據測算,青奧步行橋橋面每平米的荷載重量是0.35噸,如果按照每個成年人120斤的重量來計算,每平米可以站5個人。按照8000平米的橋面推出,步行橋可以承受近40000人的重量。

  “琴弦”承重超7000噸

  除了步行橋的橋墩本身受力之外,被稱為琴弦的斜拉索也堪稱十足的“大力水手”。記者計算了一下,整個步行橋共有斜拉索36根,這些斜拉索拽起了整個重達4800余噸的橋面,而如果加上行人,這個“大力水手”的臂力已超過7000噸。

  這些超贊的細節

  1 讓你愜意觀景 橋面設計成了變寬造型

  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這座橋的橋面採用了變寬構造,在最佳觀景和留影處,橋面自然變寬,在這裡可以愜意地停下腳步拍照留念,不必擔心會影響到其他人的通行。在節日時還可給文化藝術活動留下較大空間。

  2 照顧特殊人群 橋欄杆有高低雙層扶手

  和其他的橋體欄杆不同,步行橋兩邊的欄杆有兩層扶手。第一層高一點的扶手供普通成年人扶靠,而第二層稍微矮一點的扶手則是供兒童或是乘坐輪椅的殘障人士扶靠。

  3 照明燈嵌入護欄扶手 與橋渾然一體

  整個步行橋上沒有設置高高的路燈,取而代之的是被嵌入到了欄杆扶手中的照明燈。這些LED節能小燈讓照明系統與橋體渾然一體,還能起到指引作用。

  總設計師說

  能讓老百姓點贊 感覺很幸福

  能夠設計成一座讓百姓喜歡的橋梁,韓大章覺得很幸福。他也坦言,自己差點與這座南京的地標建筑擦肩而過,因為當初建設方選擇的是英國的一家知名設計公司,但是對方拿出的方案是要打造一座異形索網橋加一個高大標志物,和現狀的橋梁比起來,雖然對方的設計也很漂亮,但是由於施工及制造工藝復雜,施工周期上達不到工期目標,因此方案隻能放棄,這也讓他和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的設計團隊有機會接手這座長江上首座步行橋的設計。

  體量不大的步行橋引來如此高的關注度,讓韓大章感到有些意外。這位參加過潤揚大橋、泰州大橋等特大型橋梁設計的專家表示,能做一座讓百姓點贊的橋梁是每個設計師的夢想。

  在他眼中,青奧步行橋就像一條白玉腰帶系在夾江之上,連接河西新城和江心洲,拉大城市框架﹔從近處看,斜拉橋的剛度與拱塔的飄逸有機結合,羽翼般斜拉的鋼索振翅向上,像豎琴的琴弦,行人穿行其間猶如琴弦上跳躍的音符。兩塔相對,猶如兩位好友互相比出鼓勵的大拇指,一個稱耀新城建設生機勃勃,一個夸許青少年的活力和朝氣。

(責編:楊磊、胡雪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