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警官一家在機場歡迎阿衣扎扎。
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巡特警大隊的警官任玉飛,2011年自駕車深入四川大涼山山區,帶著妻子兒子一起體驗生活。這次旅行中任警官一家結識了大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二坪村的彝族女孩阿衣扎扎。2014年南京青奧會,任警官又邀請13歲的阿衣扎扎走出山區來到南京,觀看青奧會比賽。經過一番努力,前晚8點多,阿衣扎扎輾轉經過一天的旅途抵達南京。昨天上午,任警官11歲的兒子帶著阿衣扎扎來到南京圖書館,開始了阿衣扎扎在南京第一天的生活。
剛到南京,彝族女孩有點不適應
前天晚上8點20分,彝族女孩阿衣扎扎乘坐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的飛機抵達南京祿口機場。早就在機場等候的任警官一家迎了上去,任警官的兒子,今年11歲的任禹博給阿衣扎扎送上了鮮花。
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聯系了任警官,對方告訴記者,阿衣扎扎在南京的10多天中會一直住在他家。“剛到南京她有點不適應。”任警官稱,可能是從高海拔地區到平原地區身體上不太適應。不過,經過一晚的休息,阿衣扎扎身體明顯好了很多,一大早任禹博就帶著阿衣扎扎去了南京圖書館,任警官稱,由於天氣下雨,兒子把當天的安排都放在了室內,可能還會帶阿衣扎扎去南京博物院等地。
自駕4000多公裡帶兒子深入大山
任警官一家如何與身在千裡之外的阿衣扎扎一家結緣?他告訴記者,2011年他看了感動中國的視頻,知道了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二坪村的孩子平時上學和生活是有多麼不容易,於是就想到帶著當時隻有8歲的兒子去體驗生活。從南京出發到四川省大涼山彝族自治州大約有2300多公裡,2011年8月3日,任警官開著自己的一輛國產轎車從南京出發,一路走走看看,行駛了4000多公裡后才抵達二坪村,當時已經是8月10日了。任警官稱,山區裡孩子的生活條件和接受教育的條件是什麼樣子,這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無法想象的,隻有來到這裡后才能知道。“孩子們每天上學都要爬坡。”任警官稱,這個坡子和水平面夾角超過了60°,要想上坡整個人的胸口都必須要貼在地面上才能爬上去。如果稍不注意,下面就是深深的懸崖,由於經常有人攀爬,坡子上已經自然形成了一個“梯子”。
大山裡,民警一家和彝族一家人結緣
當地的孩子們幾乎都不能說漢語,隻會寫,任警官和兒子通過寫字才和當地的居民有了溝通。當時,任警官一家認識了阿衣扎扎,阿衣扎扎是一位彝族女孩,2001年出生,當時隻有10歲。雖然隻懂幾句簡單的漢語,熱情的阿衣扎扎仍然熱情地招呼任警官一家,雙方因此結識。任警官告訴記者,回到南京后,他時常想念阿衣扎扎一家過得怎麼樣,就連兒子也時常問起阿衣扎扎。2014年8月,南京青奧會即將召開,任警官11歲的兒子任禹博想邀請遠在大山深處的阿衣扎扎來南京觀看青奧會。任警官一聽立即拍手贊同。
不過,對於遠在大山深處的阿衣扎扎來說,這可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首先,阿衣扎扎遠在大山深處,怎麼通知就成了一個難題。今年2月開始,任警官嘗試了各種方式。通過網絡搜索,任警官得知有一位漢族李桂林老師常年在當地支教。於是,任警官開始了艱難的嘗試。首先,他通過網絡找到了二坪村當地烏史河鄉郵局,可是對方並不知道李老師這個人。隨后,任警官又通過自己民警的身份和當地派出所取得了聯系,最終找到了李老師的聯系方式。
穿越千裡邀請大山女孩來南京看青奧會
任警官通過短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李老師,雙方素未謀面,對方也沒有熱情回應。任警官發送了2011年去二坪村時一家和阿衣扎扎的照片,這才打動了李老師,對方答應幫忙聯系。今年5月,李老師告訴任警官,阿衣扎扎父母答應了任警官的邀請,阿衣扎扎自己也很開心。雖然雙方已經達成一致,但阿衣扎扎不能說漢語,路途中肯定有諸多不便。另外,阿衣扎扎家境貧寒,來回機票上千,肯定無法負擔。最后,阿衣扎扎住在大山深處,如何到南京成了一個問題。
經過幾個月的溝通,前天一大早,阿衣扎扎就從家裡出發,在父親的陪同下徒步走了4個小時,抵達離家最近的漢源火車站。阿衣扎扎的父親就隻能送到這裡,接下來阿衣扎扎自己乘坐當天早晨7點多發車的火車,中午12點50分抵達成都。為了方便阿衣扎扎轉車,任警官經過多方聯系,找到了一位當地熱心人付師傅,並請付師傅在成都火車站接到了阿衣扎扎並帶著阿衣扎扎去機場。當天晚上6點多,付師傅安全將阿衣扎扎送上飛機,當晚8點多,任警官一家在南京祿口機場接到了阿衣扎扎。
任警官稱,阿衣扎扎將在南京停留十幾天的時間。這期間具體干什麼都是由兒子安排。記者了解到,任警官一家為了配合阿衣扎扎的飲食習慣,特意在家准備了當地人喜歡吃的玉米等食物。這十幾天的時間,任警官稱將會帶著阿衣扎扎參觀南京的風景名勝,並帶著她看一些青奧會的比賽。(記者 季宇軒 實習生 顧艷新 通訊員 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