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青奧主媒體中心工作的境外媒體記者。
“青奧會,我們來啦!”這兩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陸續抵達南京,青奧期間,他們將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向世界傳遞南京青奧的精彩瞬間。據青奧組委媒體運行部介紹,截至目前,青奧會共有3710名記者報名注冊,其中境外媒體機構達420多家,境外記者人數超過1500人。昨天,記者採訪了幾位“洋老記”,聽他們聊南京、說青奧。
意大利的Lucia,是南京青奧青年信息服務團隊的負責人。這支團隊由國際奧委會和南京青奧組委聯合組建,將負責青奧期間賽事信息、文化教育活動等各方面的新聞報道,提供新聞素材,供各家媒體選用。團隊共有17人,11日剛剛抵達南京,略作休整,就將正式投入工作。Lucia介紹說,“青奧村剛剛開村,會有大批運動員抵達,我們要及時向全世界發布這些信息和圖片,傳遞青奧會的精彩。”
在團隊中,Lucia的角色相當於“總編”。第一次來到南京,她雖然很想到處去看看,但時間根本不允許,“我們的任務就是做大量的採訪,提供盡可能多的新聞素材,也許閉幕后,我才能有機會到處轉轉。”據中方工作人員介紹,這支團隊的記者都是長期從事體育賽事報道的資深體育人,有著豐富的採訪經驗。Lucia就是如此,她曾採訪過多屆夏奧會、冬奧會,2008年還採訪了北京奧運會。看了那麼多高水平的比賽,對青少年參加的青奧賽事會不會“審美疲勞”?Lucia笑著搖了搖頭,“所有的比賽都有自己的魅力,每一名選手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精彩挖掘出來,傳播出去,讓盡可能多的人知道。”同樣,對於運動項目Lucia也沒有偏好,她說,“隻要去運動就好了,什麼項目都可以。尤其是青年人,更要從小養成運動的習慣。”
Vicent是比利時EVS公司的技術工程師,作為青奧持權轉播商的工作人員,他在南京已經呆了10天。“太熱了!”穿著黑色T恤的他開玩笑地說,“天氣預報不是說今天有雨的嗎,怎麼這麼熱?”玩笑歸玩笑,每天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還是讓他的臉上出現了倦容。因為設備調試工作的復雜性,Vicent和他的伙伴提前來南京,主要負責制作錄像信號的回放,“尋找青奧最美的瞬間”。從北京奧運到南京青奧,Vicent對中國已經有了感情。他帶著向往的表情對記者說,“等賽事開始,我們的工作就可以稍微輕鬆點了。到時我想去明城牆看看,前兩天在那裡進行了火炬傳遞,我也想去跑跑。”
49歲的合津聖司,是日本NHK18人青奧報道團隊領隊。第一次帶隊採訪大型賽事,合津聖司非常慎重,每天都要做很多報道計劃和安排。“2020年東京將舉辦奧運會,這次來參加青奧會的120名選手,很可能就是6年后日本代表團的主力成員,我們要投入很大的報道力量。”對於青奧會,合津聖司有著自己的理解,“獎牌不能代表一切。和其他大型運動會不同,青奧更注重選手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這份經歷與體驗,對青少年的人格培養很有好處。”南京青奧會給合津聖司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小青檸”志願者。他們是從北京入關的,沒想到,剛到機場就看到了青奧志願者,“非常意外,他們幫助我們辦了所有的手續,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據悉,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有青奧會抵離團隊的志願者。“小青檸”,在第一時間為遠來賓朋送去溫馨。
“低頭族”,是現在很多中國孩子的通病,到哪兒都捧著手機、IPAD玩。這樣的情況,日本也會有嗎?提起孩子,合津聖司的臉上浮現出父親的慈愛,“都一樣啦,我女兒11歲了,她也是這樣。但我們會盡量鼓勵她多參加戶外運動,多和同學接觸,雖然我平時很忙,但也會盡量抽出時間來陪她一起運動。家長的參與,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
從選手素質到觀眾參與度再到賽事轉播,日本中學的棒球、足球等體育聯賽儼然有職業聯賽的風范。對此,從事體育採訪多年的合津聖司深有感觸地說,“學校體育的開展,可以提升一個國家的體育水平。要注意的是,不能隻關注那些有體育特長的學生,要注重普及和參與性,讓所有人都加入進來,在陽光下快樂成長。”(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