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三項比賽,當最后一名選手沖過終點時,奧委會主席巴赫和觀眾集體為她送上掌聲。對1998年出生的菲律賓小姑娘德爾迪奧來說,這份鼓勵讓她受益良多。金牌的榮耀自然不容抹殺,但每個付出努力的人,都該得到應有的承認和褒獎。
青奧會的設立,正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當成人世界已被“金牌”攻陷,孩子們的運動會是否可以從“快樂玩耍”開始。青奧會,不設賽會紀錄、不設獎牌榜、沒有分數線。成績不是唯一,分享成長才更重要。看著孩子們在場上開心地奔跑,似乎找到了運動的本源。
其實,運動本就如此簡單。古代奧運會給冠軍發的是橄欖枝,金牌是現代奧運才有的產物。商業元素的入侵,更讓金牌逐漸“異化”,國人對金牌的推崇簡直到了膜拜的程度。金牌面前,似乎隻有贏家與輸家。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步之差,天壤之別”不斷上演。獎牌的成色,有時竟能決定運動員一生的命運。
可是,當我們已經習慣了“贏家笑、輸家哭”,國外運動員卻經常展現“不一樣的勝負觀”。哪怕只是把個人最好成績提高了一點,他們都會露出“冠軍的微笑”。是什麼,給了他們這份自信與從容。
前天,記者巧遇中國乒乓球隊的“老對手”、瑞典乒壇常青樹——佩爾森。打了七屆奧運會都沒拿過一枚奧運金牌,他是如何定義成功的呢?
“追逐夢想的過程才是最享受的。盡力了就好,不用強求結果。”佩爾森耐心地闡述著,“從事一項運動,誰都想登上金字塔頂,但不可能人人如願,那是不是隻有冠軍才算成功呢?成功的標准是多元的,你為夢想努力了、付出了,不管能走多遠,就是成功。”
可是,這樣的價值觀在國內卻往往“行不通”。當下,我們對成功的定義雖然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表述,但核心幾乎一樣。對小朋友而言,家長為其限定的成功之路就是“上名校、拿第一”,似乎上不成名校,拿不到第一,孩子的未來就隻能在黑暗中摸索。對成年人而言,“成功”則演變成誰錢多、誰官大。如此單一的標准,不但讓成長之路變得逼仄,整個社會也因此變得殘酷。越來越快的節奏,越搶越少的空間,把人們心中僅存的一絲美好、一份平靜壓榨得干干淨淨。
價值判斷標准的單一,也讓“比較學”在國內市場巨大。從誰先會說話、更早走路到誰學習好、掙錢多……所謂“別人家的孩子”,甚至成為很多人直到成年也無法擺脫的陰影。在這樣的比較與追趕中,其實人人都難稱贏家。因為隻要你在這個體系中,你就將永遠“被追趕”,沒有終點。
人生就像一次跑步,現在的標准是跑得最快才算人生贏家,但對一個成熟的社會而言,本不該如此。每個人都應該有選擇生活方式、成長道路的權利。隻有成功的標准多元了,才能給更多的人以實現自我、體現人生價值的機會,這樣,不但能給個人以幸福感,整個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平和而有溫度。
掌聲,應該送給每一個為夢想付出努力的人。即使是跑步,也可以選擇速度與方式。從個人而言,不要總用他人的標准定義自己的人生,要學會從內心出發,“我想做什麼樣的人,我想做什麼樣的事”。社會,也要變得更寬容,給每個人以選擇的空間,給人生以多元的選擇。這既是對人的尊重,也代表著一個社會文明與成熟的程度。(鮑非非 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