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張榮鋒
青奧會在中國南京熱熱鬧鬧地進行中,青奧會對你有什麼影響嗎?青奧會改變你的運動習慣了嗎?青奧會對你的認知和能力有促進嗎?……青奧會來了,你都得到了什麼?
19歲的楊懿漪在青奧會網球和羽毛球賽場做志願者,她是南京體育大學二年級學生,所學專業是康復醫療。作為青奧會志願者,小楊的收獲可不少。她在青奧會上認識了很多朋友,交際能力得到不小的提高。小楊以往是個羞澀的女孩,不善於跟別人交流,志願者伙伴中有來自中國香港的交際高手,小楊受益匪淺。青奧之后,小楊覺得再不會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了。志願者培訓也讓小楊長進不少,了解了很多國家的習俗和宗教文化,急救知識也得到了提升。培訓課上小楊學到了什麼?引導手勢不要隻用一個手指來告訴對方行進方向,而是用雙手指引﹔日本人忌諱4這個數字﹔有些國家忌諱特別的顏色……以往小楊是個不喜歡運動的女孩,青奧會期間小楊已經愛上了體育運動,青奧會后小楊將開始她的快步走和體育舞蹈健身計劃。
61歲的禤養中是網球賽場媒體中心的志願者,他來自中國香港,多年來一直熱衷志願者工作,在香港做義工早已是家常便飯。南京青奧會前,老禤分別在北京奧運會和深圳大學生運動會做過志願者,經驗豐富。老禤英文流利,在為外國記者服務上有優勢,青奧會期間,老禤跟很多老外記者成為朋友,跟志願者同事的關系更是好,大家每天都彼此微信對方。老禤生活閱歷豐富,志願者經驗足,時不時地向年輕志願者傳遞知識。來到青奧會,老禤覺得不虛此行,跟年輕人打交道讓他覺得自己更年輕,青奧村的文化特色濃,青春氣息盛,這讓老禤找到了在奧運會和大運會上沒有體會到的新鮮感。
29歲的薛平是江蘇泰州的一位體育教師,畢業於南通大學體育專業,大二時開始專攻網球。這是他第一次來到現場觀看國際網球比賽,看到青奧選手的表現,薛平贊嘆不已。薛平一直喜歡網球,在泰州他加入了地方網球協會,每周與球友切磋兩、三次。22日在現場觀看比賽后,薛平感覺青奧選手網球打得不但有力量感,而且打得很優美,他最大的發現是青奧選手打球很放鬆,而他平時打球發力太緊,看來在技術上,薛平的確學到幾招。回到泰州后,薛平表示會爭取掌握他剛剛見識的技術“絕活”,以后打球的次數也會增加,因為他感受到了差距。薛平以前也經常來南京,這次過來他發現南京的變化很大,空氣好很多,城市環境和交通條件大有改觀。用薛平的話說:“南京的城市形象又上了一個台階。”
裡卡多夫婦來自阿根廷,20出頭的年紀,同為自由撰稿人。裡卡多曾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手球隊的成員,一直對體育情有獨鐘。這是裡卡多夫婦第一次來中國,之所以選擇青奧會的機會過來,就是為了跟世界青年湊熱鬧,因為兩人同為年輕人,而且裡卡多覺得青奧會應該更有趣。作為自由撰稿人,裡卡多夫婦收入不穩定,節約開支很必要。他們先通過社交網站認識了南京的“驢友界”朋友,目前每天住在朋友家裡,開支大大節約。這次青奧之行,裡卡多夫婦不得不對中國再認識,雖然知道近年中國發展很快,但目前中國的面貌還是讓他們很震驚,於是裡卡多夫婦臨時決定要在中國多停留兩個月,青奧會后他們要繼續游覽中國,當然同時也會繼續他們的自由撰稿工作。裡卡多表示,他要繼續求助於他在中國其他城市的“驢友”們,他們夫婦旅行的主要開支就是車票。
30歲的宣正林是南京體育大學的教師,目前擔任青奧網球賽場媒體工作間主管。雖然任教南體大,但宣正林從事軍事理論教育,平時並不太喜歡體育運動。青奧會經歷,宣正林最大體會是忙並快樂著,最大收益是能力提高了一大截。宣正林平時工作生活很簡單,現在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國內外記者,宣正林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統計人數、訂餐、送餐、送記者到地鐵站、聯系出租車、志願者的吃飯問題……工作瑣碎但不簡單。盡管隻忙活了幾天,宣正林感覺到“小宇宙”明顯強大了,組織協調能力提高很多,思考問題更全面、更細致。看到青奧選手生龍活虎的氣勢,宣正林感慨自己那個年齡段時隻忙於學習,忘了體育運動。宣正林下定決心要彌補他當初失去的“體育人生”,首先從乒乓球、羽毛球抓起,每天沿著學校旁的紫金山林蔭小徑走走也不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