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為了同樣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服務青奧會。與參加青奧會的運動員一樣,在這個匯聚、交流與分享的舞台,外國志願者們也用微笑與活力、專心與“賣萌”,書寫了屬於他們的青奧故事。
南京青奧會共招募賽會志願者2萬人,其中寧外和海外志願者約2千人。“小青檸”們出色的工作成為賽場內外靚麗的風景線。
記者在青奧村裡看到來自阿根廷的弗朗西斯科時,身著筆挺白襯衫、一頭棕色卷發的他,正在給幾名非洲運動員講解取款機的用法。他是一家金融機構的服務者兼翻譯,在青奧村裡,他是“村銀行”的“掌櫃”之一。
“我會西班牙語、英語和意大利語,因此和其他4位阿根廷銀行界的同事一起被選為青奧會服務人員,來到中國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弗朗西斯科說他此前從未到過中國,但是這次在南京,讓他發現了這個在他祖國萬裡之外的東方國度的奇妙之處。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眾多美食。”弗朗斯西科說,他很想挑戰中國的辣味,青奧會閉幕之后一定要到南京的老字號店裡品嘗一下辣油的魅力。
記者發現,在他工作証件的挂繩上,有七、八枚各項賽事的徽章。“這些都是我服務過的運動員送給我的,我收集到40枚徽章,但如果都釘在挂繩上的話,那太沉了。”弗朗西斯科說,南京青奧會是他服務過的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大賽,所以自己沒法用小賽事的徽章與選手們交換,因此他下決心用優質服務,作為對“村民”們的回報。
相比初來乍到的弗朗西斯科,來自非洲的田徑賽事志願者斯瓦丹算得上“中國通”。“我是多哥人,2010年來到中國學習,現在在南京農業大學讀大三。”他說,4年間他學會了漢語,“我去過北京、上海、長春、貴陽等,每到假期,我都喜歡到處看看中國的美麗景色。”
斯瓦丹出色的語言能力使他成為志願者中的多面手。“我會說英語、法語和中文,可以幫助做些翻譯工作。對了,我還會說南京話呢,‘阿要辣油啊?’”斯瓦丹的一句話,讓記者和志願者們都哈哈大笑。
即使中午休息時間人們困意泛起時,他也能用夸張的動作和表情把“小伙伴”們逗得前仰后合。“斯瓦丹做事非常靠譜,外表看上去有些害羞,其實熟悉以后他很能聊,有時候還會賣萌撒嬌呢。我們大家決定一起幫他找個中國女朋友。”斯瓦丹的搭檔何凡說。
與斯瓦丹一樣樂觀、陽光的,還有來自孟加拉國的尼哈德。他說,當初與中國結緣就是因為體育。“我是為了打破中國乒乓球隊的‘壟斷’才來的,但上大學后不僅乒乓球越打越差、連運動都很少,進入了‘微胖界’。”他捏著肚子上的贅肉說。
由於會說7國語言,在接待外國貴賓的工作之余,他還被各個場館借調當翻譯。“我會漢語、孟加拉語、印地語等,還正在學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很有語言天賦的尼哈德,計劃今后去西班牙發展。“但是我的老師要給我介紹中國女孩,把我留在中國。”
“這次在青奧會當志願者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在翻譯的時候,知道了運動員辛苦訓練背后的故事,很勵志,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他說,盡管手頭有很多工作,但看看身邊青春洋溢的選手和同事,他就會忘記勞累。(新華社記者鄭昕 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