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記者李長雲)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戶外探險,國內這方面的賽事不僅日益增多,而且有逐漸升級之勢。然而令人尷尬的是,這類賽事目前唱主角的均是外國選手,中國選手只是充當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2014“生態蘇酒”杯中國宿遷駱馬湖國際生態四項戶外運動精英賽,7日凌晨在江蘇宿遷湖濱新區的駱馬湖畔落幕。共有國內外24支戶外隊參與,其中14支外國隊、10支中國隊。比賽賽程為通過游泳、皮劃艇、越野跑、自行車、速降、輪滑不間斷完成238公裡魔鬼挑戰,最終完賽的隊伍為13支,除一支中國隊外,其余清一色是外國隊。
近幾年武隆、泰寧、瓮安、遵義等地舉行的國際級別的戶外比賽,闖入前8名的隊伍鮮見中國人身影。究其原因,既有實力上的差距,也有大賽經驗不足的因素。
“將近60公裡的皮劃艇賽程,僅這一項,我們和外國選手比下來,就落下將近1個小時。”參加宿遷駱馬湖國際生態四項賽的中國選手韓猛賽后一臉無奈地說:“自行車我們倒是差距不大,老外是40公裡、我們也隻有37、38公裡每小時,而且又都是公路,讓我們怎麼追?”的確,皮劃艇運動基礎較薄弱的中國選手在這個項目“吃盡苦頭”。 一些中國隊員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在狹窄的皮劃艇中保持平衡。
韓猛介紹說,一些外國隊伍都配備有專門的皮劃艇教練,比如新西蘭的一些隊伍,經常是拿出1天時間,專門出海訓練皮劃艇。“去年我和外國選手組隊參加了一個比賽,一起配合劃皮艇,包括怎麼配合、怎麼用力、胳臂抬到什麼程度,當時他們用英文說,我們就在后面學,那種收獲不是用錢能衡量的。”
這幾年,隨著外國選手在中國參加的戶外賽越來越多,他們對規則也越來越熟悉,他們甚至根據不同項目、賽段的特點,補充不同的養分。“我注意到他們每個賽段喝的水,都是不一樣的。”韓猛感概道:“我們的半專業化選手在裝備、技術、體能、經驗等方面,確實跟他們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說這次退出的中國隊選手,大部分都由於體能不行退出了比賽。”
近些年我國喜歡戶外運動的人越來越多,已經達到一千萬人口之多,日益增多的國際大賽,雖然滿足了我國戶外愛好者的參賽需求,但由於我國開展戶外運動的時間不長,許多選手大賽經驗不足,比賽中意外事故時有發生。盡量避免意外傷害,既要參與者珍視生命、本著科學的態度量力而行,也亟須相關部門加強行業引導、規范,而不是頭腦發熱,一味的追求比賽長度、難度,與國外極限運動賽事接軌。中國宿遷駱馬湖國際生態四項戶外運動精英賽比賽期間,國際生態四項協會與宿遷市人民政府7日聯合主辦了“2014首屆生態體育運動論壇”,來自國內有關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了我國戶外運動賽事的品牌建設及發展前景,並就深入挖掘利用四項精英賽的慣性和黏性,促進我國相關體育創意產業的發展進行了著有成效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