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賽艇比賽9月25日結束,中國隊拿下9金,在亞洲一枝獨秀之勢未遇太多挑戰。也是在這一天,新任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王石出現在頒獎儀式上,他這次“跨界”也激起了新的波瀾。
王石是企業界人士,也是一名資深賽艇愛好者。由企業家出任國際體育組織的職位,對於推薦他參與競選的中國賽艇協會來說,無疑是一次大膽的思路變化。在過去,這些職位一般都由體育行政部門的官員擔任。如果說“開門辦體育”以往更多停留在呼吁層面,此次則讓人們看到了主管部門付諸實踐的誠意。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李全海表示,企業家從圈外看體育的視角、擁有的社會資源等,對於中國賽艇運動的發展都是有益補充。
從競技層面看,中國賽艇已經實現了奧運金牌的突破,但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厚勢。從項目文化看,起源於英國的賽艇是一項歐洲氣息十足的運動,早已進入普通民眾的生活,更因為牛津劍橋延續百年的對抗積澱了豐富的人文色彩。但在中國,賽艇還是不折不扣的小眾項目,基本沿襲著專業隊的單線條發展模式,亟待探索轉型之路。
缺乏足夠的社會土壤,讓這項運動難以找到金牌之外的空間。另一方面,經濟社會的發展,催生著來自民間的興趣萌芽。北大清華曾舉辦過幾屆對抗賽,但無疾而終。今年,還有一項名為C9的9所高校賽艇對抗在浙江建德舉行,參與者都從普通學生中選拔。專業體系與社會熱情之間如何實現對接和拓展,如何吸引社會力量搭建賽艇運動更大的平台,讓賽艇運動劃向大眾?“引入外力”不失為一種嘗試。
應該看到的是,如何推進項目協會實體化,改變現在行政管理和社團組織混雜不分的結構,正是厘清管辦界線,推進中國體育改革的一個關鍵。在體育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擺脫單一的金牌思維,尋求扎根大眾的土壤,有不少項目與賽艇面臨類似處境,有著相通訴求。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賽艇協會此次的嘗試還具有一定示范效應。
韓國忠州彈琴湖國際賽艇中心的水面已復歸平靜,而中國賽艇發展模式如何轉型的懸念,才剛剛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