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中超還剩3輪,爭冠和保級都還留有懸念,尤其是在保級陣營中,除了哈爾濱毅騰隊幾乎篤定降級之外,竟還有6支球隊要為留在中超而爭取積分,至於哪支球隊會攤上另外一個降級名額,依然充滿變數。
近半數球隊有了降級之虞,在比賽中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也讓中超聯賽在尾聲階段不失懸念,聯賽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也就有了保障。在殘酷的保級戰面前,中超各隊也就參透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玄機——關鍵時刻,誰鬆勁兒,誰就掉隊。
從各隊拼命保級不難看出,如今的中超聯賽形勢不錯,加上中國足球的環境也在逐步改善,誰也不希望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下掉隊。本賽季,已經有多達10家企業贊助中超,總金額近4億元,賽季結束后各隊的分紅有望達到新高﹔球市持續回暖,球迷正在重返球場﹔大牌球星見多,不差錢的中國市場受到關注和青睞……一系列向好的信號,似乎昭示著中超聯賽的光明未來,但眼下,還沒有鬆一口氣停下來享受的資本。
雖然中超的日子好過了,但貧富不均的局面依然存在。這邊,廣州恆大隊胸前廣告過億元,北京國安隊近日與棒約翰簽約,贊助商超過20家﹔另一邊,仍有大連阿爾濱這樣的中超俱樂部尋求轉讓,遼寧宏運隊“賣血”苦撐。中超球隊生存現狀的巨大反差的確值得相關人士深思和憂慮,除了高額贊助這種單一且原始的創收方法,中超聯賽經營開發水平以及俱樂部盈利模式仍然無法與時俱進,而在投入大幅提升的運作模式下,各家俱樂部必須承擔巨大經營風險才能在中超聯賽中謀求生存。
聯賽熱鬧,球星不少,卻並不意味著中國球員的水平就能水漲船高。日前在亞運會上,大部分由中超年輕球員組成的國奧隊接連被朝鮮隊和泰國隊擊敗,已經讓人對聯賽的造血能力和青訓水平產生質疑。隻靠外援打天下的中超聯賽仍不能稱之為是一個健康的聯賽,依然有著退步甚至“降級”的憂患,聯賽的管理者需要居危思進,用完善的制度和銳意的改革保証中國最早的職業聯賽早日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09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