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四月,吳清源與夫人在上海出席第五屆應氏杯開幕式 本報記者 周國強 攝
吳清源大師盡管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日本,但他一直關心中華圍棋,關心兩岸的圍棋發展。
1973年,陳祖德隨中日友好代表團訪問日本。吳清源九段與陳祖德九段進行了一場特別對局。
聶衛平九段對吳清源大師十分敬佩:“我對他欽佩的是,無論什麼時候,對圍棋始終抱有一顆童心﹔對后輩他多有提攜,不吝賜教。”聶衛平回憶道,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去日本,他對我說,你最好來日本學棋,住在我家裡,早晚都可以互相研討圍棋。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聶衛平表現神勇,吳清源十分高興,經常來到擂台賽現場觀戰。
有一段時間,吳清源聽說聶衛平參加社會活動過多,影響了棋道的研究,吳大師十分著急。吳大師請人轉告聶衛平,對圍棋一定要執著,不要“搏二兔”!
力挺應氏杯任裁判長
吳清源大師對世界圍棋的發展傾注了巨大的熱情。1988年,台灣著名實業家、應氏棋規創始人應昌期先生倡議舉辦世界職業圍棋大賽,得到了吳清源的鼎力支持。吳清源認為:圍棋是沒有國界的。他從第一屆應氏杯開始,就一直擔任應氏杯大賽的總裁判長。
當第一屆應氏杯舉辦前,不少日本一流棋手對應氏棋規提出異議時,吳清源大師力排眾議表示:規則合不合理,隻有經過比賽才能驗証。總裁判長吳清源的表態,使應氏杯得以順利創辦。古老的圍棋得以全面走向世界。
吳清源大師對上海也是“情有獨鐘”。上世紀60年代初,在陳毅元帥的關心下,上海創辦了《圍棋》月刊。吳清源得悉后,每個月就將《棋道》等日本圍棋雜志寄到上海他妹妹家中,並通過其妹妹轉給上海《圍棋》月刊編輯部。
與常昊下特別指導棋
從1988年起,本報、中國圍棋協會與日本棋院等一起創辦了中日圍棋天元戰。對此,吳清源大師給予高度評價:中日天元戰的創辦,對推動圍棋國際化作用很大。上世紀90年代,中日天元戰在日本比賽期間,吳大師多次親臨現場觀戰。1994年7月,本報主辦的《新民圍棋》創刊,吳清源大師通過女國手張璇送來他的親筆題詞“以棋會友”。
上海棋手常昊是吳大師特別關注的棋手。1986年,吳清源大師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稱號。在這個儀式上,吳清源特別與兩位“希望之星”常昊、周鶴洋下了特別的指導棋。2005年3月,91歲高齡的吳清源還來到北京,觀看常昊與崔哲瀚爭奪應氏杯冠軍的決戰。
世界冠軍常昊九段今天上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吳大師給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對圍棋的執著追求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常昊回憶說,90年代我經常到日本參加中日擂台賽和富士通杯世界比賽,當時吳大師已經是80多歲了,經常來到比賽現場觀戰,賽后還經常把我們領到他家裡繼續擺棋,令人感動。
兩名高徒都是上海人
吳清源兩名高徒——林海峰九段和芮乃偉九段也都是上海人。林海峰生在上海,后從台灣到日本學棋,拜吳清源九段為師。林海峰在名人戰決賽前夕,特向老師吳清源求教制勝秘訣。吳清源告誡學生,不要患得患失,隻要用“平常心”來專心下棋。結果,林海峰用“平常心”戰勝對手,成為日本棋壇最年少的“名人”。
上海女棋手芮乃偉九段是吳清源關門弟子。芮乃偉對老師的評價:“在我的心中,吳老師是神一般的存在。吳老師對圍棋始終抱著一顆純淨心,遠離世俗功利。”
記者最后一次見到吳清源大師,是在2009年4月台灣花蓮舉行的第六屆應氏杯決賽現場。當時,爭奪冠軍的兩位棋手是韓國的李昌鎬和崔哲瀚。閉幕頒獎式上,為讓吳清源大師宣布成績念出兩位棋手名字,他竟“練”了好多時間。但在研究室裡擺棋講棋,95歲高齡的吳清源竟耳聰目明,見解獨到,與平時“判若兩人”。
他的心中唯有圍棋。這就是吳清源大師,真正的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