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冰壶队在本届冬奥会上创造了史上最好成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口远远不及中国的加拿大有130万人玩冰壶,而在中国,注册球员不超过200位。中国男子冰壶队前任队长王滨江昨天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冰壶要想在国内普及难度很大。
玩不起 一套装备20多万
世界上所有制造优质冰壶用的天然花岗岩均产自苏格兰近海的一个小岛,稀有的原材料还需要经过开采、塑性、上彩、加柄等一系列工艺才能做成,所以,冰壶的设备非常昂贵。
王滨江透露,一支普通冰壶大概在8000元,参加国际赛事使用的上等冰壶更是高达12000元左右,购置一套上等冰壶就需要18万多元。最好的鞋子4000多元,一把刷子也要2000元,所以,一支队伍的装备超过20万元。普通人要想玩冰壶,可以买次一些的装备,但价值同样不菲。
那么,国内究竟有多少人在玩冰壶?王滨江说,目前注册的运动员比前几年多了一些,但也不会超过200人,“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冰壶运动别称是“冰上国际象棋”,属于益智运动,益智类运动向来是国人的专长,然而,目前它的实情却是成了“熊猫运动”。
无法练 国内竟无合格场地
对于普通人来说,冰壶装备昂贵是“玩不起”的主要原因,对于国家队来说,场地难觅才是最大瓶颈。在王滨江做运动员时,国内没有完全合格的冰壶赛道,“我们在哈尔滨、北京、云南红塔基地都练过,除了北京的相对正规,别的离国际赛事标准都差一些。”
王滨江说,大家都知道花滑使用的场地是整块冰,而冰壶的赛道是一个长44.5米、宽4.32米的冰道,“大家从电视上看赛道是平面的,实际上那是一个‘U形场地’,不过,肉眼看不出来它有内陷。”
最早哈尔滨建国产球馆时,不但全部使用蒸馏水,还要加上牛奶,水质不太好,出来的冰会发黄,加牛奶实际上就是让冰面显得更白一些。制冰师是左右赛道质量最重要的一环,王滨江说,“全世界的四级高级制冰师不超过20位,他们的收入很可观,但在大赛时仍供不应求。”据说,北京某冰壶场地,5年的建设、维护费用高达数千万元。
没后路 退役只能自找饭碗
2011年8月,王滨江正式注册了冰壶俱乐部,主要以培养孩子兴趣为主,虽然俱乐部一直处于“负运营”的状态,但王滨江说“场地是租的,我想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参与并喜欢上这项运动”。
据悉,曾拿到冰壶世锦赛冠军的一批女运动员因为人事关系在黑龙江省体育局工作,每个月只有两三千元的工资,其他小队员的收入更不堪一提。
像王滨江这样家境优越的运动员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运动员退役后只能“自谋出路”,“其实这项运动对于年龄的要求并不高,如果愿意,下到8岁上到88岁,都是可以从事的。不过,中国的职业运动员往往在最好的年龄段就选择退役了,因为生存需要,必须考虑再就业的问题。”冷门项目退役后难有保障,让冰壶的人才流失甚巨。
一吐为快
女壶女足都是前车之鉴
有行内人估算过,把只玩过一次的人都算上,全国的冰壶爱好者也就是六七千人。如果不是近两届冬奥会女队和男队轮番出彩,引起了球迷的关注,这个数字恐怕更少。可以想象,一旦冰壶队成绩出现滑坡,观众失去兴趣,中国冰壶运动可能瞬间落入低潮,只留下荣誉册上的一点回忆。
四年前在温哥华,女壶姑娘们的优雅、智慧征服了不少观众。可这一次冬奥会,她们却走得磕磕绊绊,灵魂人物王冰玉甚至多次出现不该有的失误;更早一些,中国女足曾在奥运会、世界杯鏖战美国队,赢得“铿锵玫瑰”的美名。现在,拿到一个邀请赛性质的四国赛冠军就能让球迷高兴好一阵子了。
在中国体育界,冷门项目的起伏轨迹大抵如此。起初,挑选好苗子,长期集训、聘请外教,创造各种条件提升水平,几年后,靠这批队员竞争世界大赛,用专业队打别人的业余选手。可是这样的发展终究缺乏牢固基础,等到这批队员老了、伤了,水平下降又没人接班,而对手变强了,结果可想而知。
从2004年组队到现在,中国女子冰壶队的四大主力王冰玉、周妍、岳清爽、柳荫就没变过,一套阵容包打10年。而在这支冰壶男队中,队长刘锐已经服役12年,他还需要撑多久?他还能撑多久?戴文辉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