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0月2日体育专电(记者张莺、徐海涛)的姐、摆渡哥、志愿者……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开赛前一日,记者探营场馆,途中每一个环节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世锦赛出着一把力,在他们眼中,参与即光荣,服务即享受。
2日上午10时,记者坐上南宁“的姐”张大姐的出租车,听说是去广西体育馆探营锦标赛,张大姐满口称“能近距离参与体操锦标赛真光荣”。她说,自己最近开出租车特别希望能载到外国运动员,练练学了大半年的几句英语,为大赛服务。
来到场馆,记者搭乘摆渡车前往主新闻中心,只需两三分钟即可到达。摆渡车司机黄宁高说,他们每天要在各场馆之间来回十几趟,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提供交通服务。
记者了解到,大赛期间广西体育馆共提供30辆电动摆渡车用于交通服务,每辆车都有固定线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招手即停”,在比赛馆、餐厅、训练馆等地来回穿梭,从早上7时到夜晚11时提供服务。
“摆渡哥”陆成斌说,在上岗前每位司机都要经过一周左右的专门培训,熟悉场馆位置、学习安全事项等。
来到主新闻中心,服务台前的志愿者王立敏热情接待记者。这位来自广西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大四女生在这里担任志愿者已有近一周,接待了两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为他们介绍赛程、餐饮、交通等信息。
“这里的储物柜特别多,昨天一名美国女记者领了钥匙后找不到对应的储物柜,我赶紧去帮她找,找到后她谢了我老半天,”志愿者姚荛说。
离开主新闻中心,记者乘坐摆渡车前往比赛馆,恰巧和几名德国运动员同乘一辆车。在车上一名中国女志愿者用德语和运动员们热情聊天。这位志愿者叫麦杏,土生土长南宁人,十一年前嫁到德国。“我9月回南宁探亲,听说这里举行世锦赛,刚好我有时间,就报名当志愿者,担任德国团的翻译。很开心能为家乡出点力,”麦杏说。
在比赛场馆,从医疗点到休息室、从茶水间到旅游咨询台,到处都有这样的人,他们带着笑容,从容工作,维系整个场馆高效有序地运转,给每个参与世锦赛的人带来便捷与舒适。
“小”岗位提供着“大”服务,管理的智慧与参与的文明,让世锦赛除了激烈的竞技外,多了几分人文感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