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在我国体育事业乃至国民经济中的权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
摆脱偏安一隅、与世无争的自我认知,擦亮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固有招牌,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终于令游离多时的体育产业在浩浩汤汤的时代大潮中找到了自身的担当与定位。
曾几何时,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不均衡架构中,体育产业从未奢望占据主导位置。在竞技体育睥睨天下的时代,体育产业并没有找到多少存在感;在群众体育渴盼走上前台的诉求中,体育产业同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强大的体育产业就不会有强大的体育,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总是在阴差阳错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体育产业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认,和竞技体育的一贯强势有关,和群众体育的难以形成声势有关,当然更和自身实力没有做大做强有关。而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已经没有理由不挺直脊梁,没有理由不在体育事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担负更重大的责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在规模不大、活力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基础上发展体育产业,需要最大限度调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力,更需要找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丰富市场供给以及营造健身氛围。而在外部环境为企业“松绑”、自身发展找准方向之外,国家在拓宽投融资渠道、调整税费价格、规划体育用地需求等方面赋予体育产业的发展红利,更显弥足珍贵。
相信只要体育产业挺直脊梁,体育发展格局会有根本改变,体育发展思路会有根本改变。而在种种美好的期许中,体育产业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走的路很长。毕竟氛围替代不了自身努力,利好不意味着一帆风顺,体育产业做大做强还需在实践中不懈探索。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22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