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2014年世乒賽(團體)

國乒養的“狼”在哪裡?

記者 朱軼

2014年05月06日09:09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乒養的“狼”在哪裡?

  此次世乒賽,國乒唯一的失利發生在決賽:大滿貫得主張繼科0:3輸給德國的奧恰洛夫。賽后奧恰洛夫興奮地表示:“這可能是我打得最好的一場比賽了。”

  早報記者 朱軼

  沒有任何意外,實力強大的國乒依然包攬了東京世乒賽的男女團冠軍。無論是德國男隊還是日本女隊,他們幾乎沒有給國乒制造什麼困境,張繼科丟掉一分也更像支小插曲。“養狼計劃”在推行五年后,國乒的統治優勢依舊沒有一絲動搖,而人們盼望中的“狼”依舊杳無蹤影。

  歐洲難覓新面孔

  從2009年,中國乒乓隊提出“養狼計劃”以來,國乒的壟斷並沒有絲毫動搖。相比之下,被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寄予厚望的歐洲乒乓卻日趨衰落。波爾、佩爾森、薩姆索諾夫、梅茲……看看東京世乒賽歐洲球隊的名單,你就會發現老面孔依舊是他們的中流砥柱。“無論是大賽,還是歐洲頂級聯賽裡,打得最好的仍舊是老將。我們的球員有才華,但隻有才華可不夠。”在已經退役的法國乒乓名宿蓋亭看來,歐洲乒乓體系相比中國而言甚至處於“石器時代”。

  “歐洲一些協會,我很不滿意,他們最近幾年沒有盡力去提高他們的水平。過去英格蘭俄羅斯瑞典等地的乒乓水平都很高,但他們沒有與時俱進,讓人失望。”盡管沙拉拉抱怨,但他這些年來屢屢更迭的改革卻讓為數不多的歐洲天才夭折。人才的流失加上體系的不足,后繼乏人困擾了不少歐洲球隊。

  如今執教法國乒乓隊的前國乒二隊教練韓華就直言歐洲乒乓的發展體系大都缺乏規劃。“技戰術訓練、體能訓練和比賽的時間安排不嚴格。這些習慣要改起來不容易。”韓華舉例說,像法國乒乓的技戰術和訓練思維甚至停留在20多年前,“過去,球員分為進攻型和防守型,如今的球員則必須是全能型的,但法國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如今不少歐洲國家的乒乓,都依賴來自中國的移民二代。去年歐錦賽女單1/4決賽中,竟然隻有一名金發碧眼的歐洲人。其余7名選手都出生在中國,代表瑞典葡萄牙荷蘭、土耳其等國比賽。當時歐洲媒體感嘆,“歐錦賽變成了中國賽。”

  在奧地利執教的中國教練劉彥軍透露:“乒乓在歐洲失去了青少年的基礎,這是歐洲乒乓沒落的最大內因。”歐洲各乒乓俱樂部也有青年隊,但是這些孩子都是憑興趣在打球,一旦到了轉職業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選擇放棄乒乓而去讀書或者從事別的職業。以昔日勁敵瑞典為例,該國乒協注冊人數不足一萬。

  陳?邱貽可赴歐指導

  正是“養狼計劃”在推行多時后,成效並不明顯,去年國乒才提出了“第三次創業”以進一步深化“養狼”。“這項運動發展到今天,中國作為乒乓大國必須要有責任感。”在東京督戰的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就坦言通過這些年的推進,中國隊也對“養狼計劃”有了更多成熟的想法。就像日本乒協主席木村興治說的那樣,日本和其他國家希望中國隊把核心技術的大門開得更大些。

  現在國乒在歐洲開設訓練營,讓一線隊球員為歐洲青少年選手陪練。今年,陳?、邱貽可都要去歐洲的訓練營進行指導。“我希望形成兩到三個層次的交流,有強手,中間層,還有青少年。”劉國梁說他將進一步把國乒的一線隊推到台前,除了“跨國組合”外,還需要與其他乒協有更多元的合作。更多元的“養狼”對於中國而言,是更加主動,而對其他國家來說,同樣也是主動地去合作。當下實力一直穩中有升的德國日本就通過咨詢國乒,模仿國乒的集訓模式設立了國家訓練中心,集中教練資源提高球隊水平。

  以德國男乒為例,他們在梯隊培養上已初具規模。以波爾、奧恰洛夫、鮑姆、弗朗西斯卡為代表的各年齡層隊員讓德國隊一直擁有強大的人才儲備。1992年出生的弗朗西斯卡在半決賽中戰勝日本名將鬆平健太,成為德國隊晉級決賽最為關鍵的勝利。

  國乒在承擔大國責任的同時,歐洲各協會也需要積極配合。“集訓兩個月能幫助中國隊在奧運會時調整到最佳狀態,但歐洲乒乓的體系和中國不同,運動員都和俱樂部有合同,每周都要為俱樂部打比賽,根本沒辦法進行系統訓練。”蓋亭說以中國主導的跨國訓練營來說,歐洲各國必須作出犧牲,“要想跟上中國隊的訓練節奏,歐洲球員要犧牲一些公開賽以配合訓練營時間。”

  別忽略市場推廣

  中國要在歐洲設立訓練中心,分享自己的乒乓技術。“這聽起來像是自發的無私行為,但中國也會從更廣泛的競爭中受益。”德國乒乓男隊主教練約爾格·羅斯科普夫說這是多贏的計劃,但也希望世界乒壇有長期有序的發展。

  “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的乒乓聯賽,都沒形成一個最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品牌。”和羅斯科普夫一樣,中國的乒乓名宿許紹發希望可以更好地與國際乒聯協商打造更具看點和商業價值的乒乓職業聯賽。

  “可以按照國際乒聯的要求來組織一定的推廣項目。就像德國波爾,雖然一直打不過中國球員,但是他在德國依然過得非常好,他每年賺上百萬,他不打乒乓干嘛?他要養家糊口啊。他們就在俱樂部打球,人家在國家隊打得過你就打,打不過你就陪你打。”許紹發說一旦乒超聯賽成為真正的職業聯賽,並像當初打造乒乓NBA”的目標一樣,那麼這項運動的商業性和延續性就能獲得更加完善的保証。

  當然市場化的推廣不僅是其他國家,同樣也是中國乒乓需要學習的。就像德國乒乓聯賽就有著完善的市場推廣方案,男女甲級聯賽各有10支球隊參加。波爾效力的杜賽爾多夫俱樂部一個賽季的觀眾總人數是10950人。相比之下,乒超很多俱樂部需要靠賣主場過活。而日本更是在乒乓市場推廣上下足功夫。以東京世乒賽為例,比賽前,組委會邀請日本知名足球和演藝明星參加抽簽和造勢活動。舉行比賽的代代木體育館外除了大量的乒乓趣味活動,巨大的皮卡丘充氣玩偶以及某漫畫50周年活動更是吸引大量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游玩。

  在“養狼”的同時,一旦無法開拓乒乓的市場,提升它的關注度,那麼“養狼”再多,這項運動也無法長期有序發展。

(責編:張帆、楊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