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2014南京青奧會

我的青奧日記之十六

一次成功的採訪經歷

李天驕

2014年08月16日22:36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8月15日 南京 晴轉小雨

今天是我成為青奧少年報道團正式成員的第五天。雖然昨天街頭採訪的匯編節目被朱老師否決,但與澳大利亞乒乓球隊的專訪還是很順利的。我本人很喜歡乒乓球,也跟教練練了3年。昨天受澳大利亞隊教練邀請,我們去觀看了他們隊的訓練。通過對澳大利亞隊的初步了解,發現他們亮點多多:德國籍教練配半專業亞裔選手。

今天一大早,今天便直奔五台山體育中心乒乓球館。可到了五台山體育中心,發現這裡既有乒乓球比賽場館,也有乒乓球訓練館。先在乒乓球比賽館扑了個空,又返回到乒乓球訓練館,發現那裡也沒有澳大利亞隊的身影。於是我們重新過安檢,再次來到乒乓球比賽館,發現比賽館地下一層有四張台子,在那裡,我見到了熟悉的面孔。

一開始還有個小插曲:眾所周知,奧地利(Austria)和澳大利亞(Australia)的英文簡稱極相像,很多人會弄混。不幸的是,管理人員就把奧地利和澳大利亞弄混了,所以奧地利小朋友來和他們交換場地了。

一波三折,我們終於來到了澳大利亞隊訓練場地。當他們瞥見中國隊在他們旁邊訓練時,不禁大呼:“Oh,no!”不過,他們並沒有被這件事影響,還是一心訓練。我一直在旁邊觀察中國隊和澳大利亞隊,發現兩隊實力懸殊:中國隊4人一起練習,5分鐘內沒斷兩次,抽、拉、正手反手接球都有練到﹔澳大利亞隊接發球都會出問題。雖然澳大利亞職業乒乓球沒有像在中國這樣普及,但共同的熱愛把他們帶到了南京青奧會。

緊接著就是邊聊天邊採訪教練,發現作為社交游戲,在澳大利亞打乒乓球的人很多,因為它簡單易學而且相對便宜,所以很多人都會打乒乓球,但作為一個職業,它就變得冷門了。雖然澳大利亞有一萬名注冊乒乓球運動員,但完全以打球作為職業的一個沒有,乃至在澳大利亞連一個國家訓練中心都找不到。

教練延斯朗來自德國乒乓世家,爸爸、哥哥都是職業選手,在他真正明白乒乓球是什麼之前就開始揮拍子打球了。在中國和德國,職業乒乓球是再普通不過了的,可換在澳大利亞卻幾乎不存在什麼職業乒乓球。我想,不同國家的特色不同,擅長的項目當然不同。由於兩位澳洲小朋友知道中國乒乓球強大無比,所以也就放鬆了心態,不強求自己,只是希望自己能夠表現出最高水平。

青奧會就是這樣一個盛會:沒有名次獎牌壓力,有著共同愛好的青年人可以隨意交流,充分展示自我,深入體驗文化,真是好處多多。相信青奧會的名頭會越來越響,相信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參加和體驗青奧會。

(責編:楊磊、胡雪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