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2014南京青奧會

教育意義大於競賽意義 青奧會不是迷你版奧運會

2014年08月17日10: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青奧會不是迷你版奧運會

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今晚在南京揭幕,相比6年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壯麗場景,南京青奧會簡潔精練的開幕式表演也許會讓很多人難言過癮。青奧會不僅開幕式表演規模大大縮水,就是參賽人數、賽會周期也明顯不及奧運會,還有參賽選手的年齡被嚴格限制在15∼18歲,這些青少年選手的整體競技水平必定難與成年運動員相提並論。但青奧會並非“迷你版”或“低水平”的奧運會,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說,競賽只是青奧會的一個載體,更重要的是讓青年在這裡相互結識、交流,了解世界、推廣體育、傳播文化、共同成長。

幫助青少年成長是青奧會最重要的使命,也讓青奧會的教育意義遠大於競賽意義。

對於青少年體質狀況堪憂、青少年體育工作急需大力推進、社會體育文化正在逐漸形成的中國來說,青奧會的舉辦可謂恰逢其時,它可能顛覆大多數中國人長久以來已形成的狹隘體育觀念,也在中國人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從中可以窺測體育如何與教育相結合。

一位奧運冠軍的感悟

作為本屆青奧會38名模范運動員之一,奧運冠軍吳靜鈺將在青奧村中與廣大青少年運動員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吳靜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均獲得跆拳道冠軍,是國際跆拳道聯合會向本屆青奧會推薦的唯一一名跆拳道模范運動員。吳靜鈺希望與青少年奧運選手分享的不僅僅是她輝煌的奧運歷程,還有自己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經歷的一段人生迷茫期。8月13日下午,吳靜鈺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回憶,2008年奪冠后,曾有一段時間,她迷失了繼續努力的方向,“如果從事體育運動就是為了獲得比賽成績的話,那麼,我已經是奧運冠軍了,我問自己,為什麼還要那麼苦、那麼累地繼續練下去?”

如果以當前中國社會仍佔主導地位的體育觀念去回答吳靜鈺,她不會得到重新燃起練跆拳道熱情的答案,她很清楚,“就體育而言,我們還是比較重視成績的。”

成績幾乎是對一個運動員的唯一要求,成績也是中國競技體育的核心目標,一個已經達成核心目標的中國運動員,的確很難再找到繼續前進的動力。

幸運的是,吳靜鈺沒有放棄,盡管以中國競技體育的成功標准判斷,她已經功成名就,但內心對跆拳道運動的眷戀,讓她依然堅持在訓練場和賽場上。

吳靜鈺開始思考,成績目標顯然不能作為激勵一名運動員不斷進取的長久手段,隻有運動員對一個運動項目真正的熱愛和由此得到的快樂,才是激發他們斗志的最強大動力。

經過那段人生迷茫期的吳靜鈺,對體育的理解有了自己的答案,“愛好,快樂,夢想和體育精神。”在這個答案的基礎上,吳靜鈺開始關注體育人的積極改變,“除去健康的體魄外,還可以培養一個人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信心,樹立夢想、實現夢想的決心,以及收獲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競賽成績不是體育的全部,體育對一個人的積極影響和改變才是它的最大價值”。這是吳靜鈺對體育的最終理解,如今,她希望更多的中國人對體育也能有相似理解,希望中國社會能夠創造更好的條件支持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並從中受益。

一所學校實踐體育教育功能的收獲與無奈

不能回避的現實是,中國家長傾向於認為孩子參加體育運動是浪費時間、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現象還沒有根本性改觀。

南京雨花台中學是南京一所名校,教學質量優異,並且在校園足球開展上取得較好成績。在這所學校中,不僅足球隊戰績顯赫,更有多達90%的學生參與到足球活動中,其中40%的學生喜歡踢球,經常踢球。

在學校體育教師吳偉看來,讓學生家長支持孩子踢球並非易事。吳偉回憶,“學校在2002年開始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時,很多家長是不支持的。”家長的擔憂主要基於兩點:踢球佔用孩子學習時間﹔踢球可能給孩子帶來人身傷害。

學校反復向家長告知,孩子踢球在安全條件下進行,時間是可控的,絕不會佔用學習時間。這才有部分家長轉變了態度,但也只是表示不反對孩子踢球而已。

吳偉表示,真正讓更多家長開始支持孩子踢球的原因,是一些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在踢球后學習成績未受任何影響。“漸漸有不少年級排名前50的孩子喜歡踢球,他們學習上是優等生,踢球也是積極分子,他們以現身說法的方式証明,體育運動與學習不矛盾。甚至,為了留出踢球的時間,這些孩子需要在學習時達到更高效率,孩子的學習能力還得到了促進。”

如今除假期之外,每天午休時間和下午放學后,南京雨花台中學的足球場上都熱鬧異常,踢球的學生自發地將足球場分割成幾個區域,不浪費每一處可以踢球的空地。這與學校在開展校園足球之前的情景反差巨大,吳偉回憶,“過去,足球場上空空蕩蕩,幾乎看不到踢球的學生。”

增強體質、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榮譽感,運動給孩子帶來諸多好處,這是學校上下都看得到的。一些班主任也主動摘去了對體育的有色眼鏡,吳偉表示,學校出現了積極帶領學生在課余時間踢足球比賽的班主任,有些班級一學期能踢七八場比賽,這在過去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校園足球的氛圍在南京雨花台中學已經形成,但即便這樣,不反對和反對孩子踢球的家長依然各佔一半。“隻能說,支持孩子踢球的家長在逐漸增加,但不支持的家長仍大有人在。”吳偉表示,這些家長對體育的偏見根深蒂固,“他們不僅未意識到缺少體育運動對孩子體質的不利影響,也看不到體育對孩子全面發展的作用。在這些家長的心目中,孩子隻有學習是最重要的。”

不要再以狹隘的體育觀誤導大眾

說到青奧會,南京的初三學生蔣雨桐明確告訴記者,青奧會不只是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比賽的盛會,更是交流、教育的大會。蔣雨桐除了要看青奧會的比賽,還希望自己參與青奧會面向普通大眾進行的體育運動體驗和文化教育活動。

在南京籌辦青奧會的4年裡,南京媒體也經歷了一次學習青奧知識、傳播青奧知識的洗禮,江蘇作為自古以來的文人之鄉,體育的育人價值或多或少對當地百姓的傳統觀念產生了觸動。

“中國社會輕視體育的教育功能,這一現象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奧林匹克專家、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海向記者表示,在中國,體育走向了兩個極端——精英化和保健化,體育要麼被當成了奪取大賽成績的精英體育,要麼被視作養生手段、保健手段,兩種傾向都嚴重影響了體育教育功能的實現,尤其是對青少年群體。

在青奧會來到中國之前,從來沒有這麼多有關“體育是教育手段、體育與教育結合”的概念深入中國社會。任海表示,“這幾年我們舉辦了幾項大賽,從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到現在的南京青奧會,我們要利用這些大賽對大眾產生影響,要宣揚的不是拿了多少金牌,應該讓社會知道奧林匹克運動的目的不是為拿金牌,而是為了培養人。”

“孩子一定要參與競技運動,這不是精英體育,也不是保健式的健身,而是比賽性質的體育活動。”任海表示,“比賽就有社會交往,它可以把社會上嚴肅的規則通過玩兒的形式告訴孩子。公平競爭、合作、分工、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目標也能通過玩兒的方式傳授給孩子。”

“我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狹隘地理解體育,競技體育為國爭光,群眾體育鍛煉身體,就這兩個方面,沒別的。應該考慮到體育有更大的功能,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我們的教練、領隊,包括教育部門都對體育有偏見,總是要為國爭光,看不到比賽對孩子的培養作用。中國社會需要整合,將體育、教育、文化結合起來,提供無縫銜接的服務。青少年體育是一個結合點,是精英體育和群眾體育的結合點。”

奧林匹克卓越、團結、尊重的理念,都是為了教育青年。青奧會也是這樣一個重要的教育機會和舞台,中國應該通過舉辦青奧會讓學校和社會各界了解競技體育更多的價值。(慈鑫)

(責編:實習生 劉葉瑤、胡雪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