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10年,高爾夫球再次亮相奧運會,17歲的中國球手竇澤成在青奧會男子個人賽上獲得並列第10名,憧憬著兩年后的裡約熱內盧奧運會和6年后的東京奧運會……
一串數字,將歷史、現在和未來置入同一個容器。南京青奧會完成了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這就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著力打造的“體育實驗室”。
今天,青奧會誕生了高爾夫球個人賽金牌,意大利選手雷納托·帕拉托雷和韓國姑娘李昭英分別折桂。這是該項目繼1900年和1904年短暫亮相奧運賽場后,時隔110年的回歸。眾多明星大腕現場見証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曾幾何時,像高爾夫、橄欖球等職業化、商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對於奧運會這樣的綜合性運動會並不“感冒”,甚至還對著干,而職業球員也對奧運會這樣沒有巨額獎金支撐的“榮譽之戰”熟視無睹。
但時移世易,單一項目與奧運會之間的關系正在悄然嬗變,發生逆轉。
事實上,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喬丹領銜的NBA巨星登陸奧運會賽場,已經掀開職業運動員投身奧運會的序幕。本屆青奧會,即將亮相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高爾夫球、橄欖球項目搶先“試水”青奧會。
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王立偉表示,南京青奧會高爾夫球比賽承擔著兩項任務,一是作為裡約奧運會的試運行,二是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增加高爾夫球金牌數量創造條件、做好鋪墊。
而對於中國高爾夫球來說,青奧會對推動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還有一重意義則是通過竇澤成的參賽,探索奧運會級別盛會高爾夫球競技的規律。
“中國隊隻有我一個人參賽,這和以往的比賽都不同,的確有壓力。”竇澤成說。坦然接受、勇於面對,小竇通過青奧會獲得成長與進步。沒有沮喪,笑容依舊,中國新一代體育人,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態度和風採,這非常值得贊許,也理應是中國隊亮相青奧會的最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