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人物的事跡常被當作教育范本,但那些平凡角色的故事同樣具備鼓舞的力量。
仁川亞運會田徑賽事今晚在主體育場拉開序幕,男子百米大戰在預賽階段就受到了最多關注。站在起點的有兩位“中國飛人”——張培萌、蘇炳添,還有日本名將山縣亮太與來自卡塔爾的亞洲紀錄保持者弗朗西斯。
晉級,對於這些知名選手來說毫無壓力,當他們在賽后經過混採區時,立刻被媒體的攝像機與錄音筆圍住,反復回答著相似的問題。名不見經傳或是發揮失常者,則低著頭一言不發,默默地從強大的對手身后走過,仿佛不曾在這個時空內出現過。
有無存在感與有無存在價值是兩碼事。初次參加亞運會的梁宏光是澳門的一名中學體育老師,他被安排在第三組登場,最終以10秒89的成績墊底。“我的目標就是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績,今天感覺挺輕鬆,或許是心態放開了。”梁宏光所說的“最好成績”是跑進10秒9,毫無疑問他做到了,而同樣來自澳門的公務員鮑顯峰沒能跨過11秒的門檻。
梁宏光今年24歲,因為熱愛體育,從初中開始練習短跑。“后來上大學和工作后,我都沒放棄最初的愛好。”高中畢業,梁宏光離開澳門報考北京體育大學,但事實上,北方的干燥氣候讓他並不適應。畢業后,他也找過其他工作,但最終還是選擇與體育教育打交道。
由於缺乏系統訓練,梁宏光錯過了廣州亞運會,一等就是四年,因此格外看重這趟韓國之行。年初參加完葡語系運動會后,他投入到亞運備戰中,工作之余堅持一周五練。一個月前,又跟隨教練去山東威海集訓,以適應與仁川相似的氣候,“不過來這裡后,發現天氣已轉涼了。”梁宏光笑著說道。賽前首次適應場地時,梁宏光碰到了久違的張培萌,這讓他喜出望外。“大四那年,我在室內田徑錦標賽上做裁判,記得張培萌還破了紀錄,后來我們就認識了。”在梁宏光的口中,重逢的朋友還包括孫海平、謝文駿等。
練了十幾年的短跑,換來十幾秒的短暫記憶,這讓走下賽場的梁宏光意猶未盡。“我還沒到30歲,下屆比賽再接再厲。”除了跑得更快,他還跟自己約定,在教師崗位上為澳門培養出優秀的短跑人才。“澳門人少地小,想挖掘體育苗子很難,但我還是想試試,就像我的啟蒙老師一樣。”更進一步,薪火相傳,這是梁宏光的最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