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

亞運觀潮:超越“金牌思維”刻不容緩

薛原

2014年10月04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超越“金牌思維”刻不容緩(亞運觀潮)——仁川行與思之二

  “不只是亞運會面臨‘審美疲勞’,全運會更是如此。”這樣的感受,出自亞運中國代表團官員之口。中國體育轉型發展的急迫性,已有共識。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體育開始在奧運和亞運層面實現金牌大幅突破。其主導戰略更偏重金牌數目,忽略了項目土壤。這一點,隻要看看大部分金牌集中的項目特點就一目了然。這與當年的時代背景、發展國情、輿論氛圍有著密切關聯,今天看來不宜簡單否定。但時移勢易,20多年過去,時空場景已截然不同,體育的發展模式卻未能及時轉型。這種斷裂造成的局面,就是亞運金牌拿了一大把,喝彩聲卻聽不到太多。“三大球”一金未得,卻馬上激起巨大的輿論聲浪。

  這種斷裂,一方面是因為體育發展模式過於單一,僅將金牌數目視作唯一標准,什麼項目在奧運會上易於突破就搞什麼,有著深厚大眾影響力的“三大球”等項目深受其苦﹔另一方面,則是圍繞金牌價值取向形成了部門利益固化,使得轉型步履蹣跚,而改革必須先從自己改起。

  亞運會上,中國體育強大的“吸金能力”和大眾口碑之間的斷裂,帶來的又豈止是尷尬。這不僅會掩蓋那些站上領獎台的運動員本該擁有的光彩,還加重了人們對中國體育畸形發展的印象。關起門來自己玩,隻會讓體育發展之路越走越窄。而那些將體育改革和拿金牌對立,認為“改掉了金牌誰負責”的觀點,要麼是刻意模糊項目之間大相徑庭的發展模式,要麼是囿於自身視野和利益局限,孜孜以求於“金牌政績”。說到底,還是在屏蔽時代潮流和大眾需求,繼續加深體育發展模式同社會氛圍之間業已形成的斷裂。

  圍繞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形成了中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鏈條。但是,如果這個鏈條僅僅為金牌而轉動,不但會讓綜合性賽事的社會價值日趨弱化,也抹煞了不同項目各具特點的人文內涵。由金牌思維推導而成的中國體育發展模式,在自身運轉越來越沉重之時,也讓其所帶來的社會價值越來越輕飄。仁川亞運不過是又一次提醒了這種現實。

  超越“金牌思維”刻不容緩。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中國體育別忘了自己的根在哪裡。

(責編:歐興榮、林露)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