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體育專題>>2014仁川亞運會

境外的文化品牌 “韓國制造”令跆拳道風靡全球

梁璇

2014年10月05日09: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韓國制造”令跆拳道風靡全球

“10︰4”、“6︰4”、“7︰6”,今天晚上結束的4場亞運跆拳道項目決賽中,韓國選手參與的有3項,都收獲了金牌。盡管從仁川亞運會主新聞中心乘車往北還需要近兩個小時,但坐落在江華島的跆拳道賽場依然吸引了不少觀眾,韓國隊的“大捷”,也讓主場觀眾的歡呼聲不斷。

女子46公斤級的韓國跆拳道選手金秀慧,強勢擊敗中華台北選手林琬婷,這名年僅20歲的小將,在奪金后赤腳站在冰涼的水泥地上,接受了20分鐘的採訪。最近仁川氣溫不高,金秀慧一邊回答問題一邊悄悄抬起一隻腳,稍暖和些再換另一隻,但兩隻手一直交疊放在身前,禮數周到。據金秀慧介紹,她走上跆拳道之路的開端,與其他韓國孩子並無大異,“小學開始在跆拳道場學習”,直到其天賦被發掘后,才堅持練習成為職業運動員。在韓國,“幾乎所有的跆拳道選手都是從跆拳道場成長起來的”。

跆拳道已成韓國“孝子”項目

“阿姨,我可以開車來接你。”面對申請採訪的中國青年報記者,仁川延世敬仁跆拳道場校長安錫在電話的另一端語氣十分熱情,不一會兒,一輛被涂得花花綠綠的面包車在路邊停下,從車門上穿著跆拳道服的老虎卡通形象可以辨別出,“專車”已經抵達。“現在和我們打交道的大部分都是家長,習慣了。”安錫不好意思地為“阿姨”的稱呼解釋道,他表示,這樣的接送服務在韓國的跆拳道場很普遍。

仁川市南區的一條小巷裡,便利店和小飯館一家挨著一家,其中一幢兩層的小樓因其外部繽紛的卡通裝潢顯得十分搶眼,透過落地玻璃可以看見,室內鋪著柔軟的地墊,各種皮制的護具整齊地堆放在一邊,“這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安錫說。19年前,對跆拳道情有獨鐘的安錫,在這裡開始了他跆拳道教練的生涯,他曾經在江原道等地先后開設了七八個跆拳道場,有的一直開下來,有的因不景氣而倒閉,“跆拳道場之間的競爭很激烈,40多平方米的小規模道場有很多,但像這樣達到上下兩層80平方米的卻不多。”安錫表示,他的跆拳道場能發展到現在,得益於社區居民的信任,“跆拳道能教授孩子禮儀、愛、孝等方面的內容,還能鍛煉他們的身體,所以家長很支持。”跆拳道場也因此興盛,遍布社區——但這也為安錫這樣較早開設跆拳道場的從業者帶來了煩惱,“附近社區的孩子都紛紛到那些離家近的道場去了”。

據記者了解,這樣的跆拳道場,正是韓國跆拳道項目在民間普及的主要載體,很少有學校開設類似的課程,“新學期開始招生時,很多美術、音樂和跆拳道的培訓機構會在學校門口做宣傳,學校偶爾會以興趣班的形式開設跆拳道課程,但非常少。”《朝鮮日報》跆拳道項目總編申秉洙(音譯)表示,“99%接觸跆拳道的人都有道場經歷”,而韓國1.2萬個道場也使得跆拳道成為該國習練人數最多的運動項目。

“目前,跆拳道場已經處於飽和狀態。”申秉洙表示,但這並不代表這項國民運動就真正開展得“如火如荼”,“現在的跆拳道館更多面向孩子,缺少適合大人練習的場所。”如何提升跆拳道在成人中的影響力,是申秉洙希望和中國武術“共勉”的課題。“但很難改變”,申秉洙解釋道,跆拳道場通常向所有年齡層開放,但要想吸引每個年齡段的人都來參與並不容易,而隨著學校逐步淡化跆拳道教育后,小學生便成為跆拳道場的主要客源,這讓跆拳道在很多成年人心中成了“國民的孝子項目”,從而被視為一種教育手段。

申秉洙提到的現象在韓國社會漸漸凸顯,安錫的生意也在此背景下迎來轉折。學校注重文化課學習,減少了體育鍛煉的時間,跆拳道便淡出校園逐步流向社會。在生源漸增的過程中,安錫發現,不少孩子需要在跆拳道場和補習班之間往返,壓力很大,於是在2000年,他辟出跆拳道場的一部分場地,承辦文化補習班,結果招來了很多孩子,“相得益彰”,安錫對自己的決定很是得意。

安錫表示,韓國人對於男生向來有“無條件運動”的觀念,尤其跆拳道達到一定級別后,還能在將來進入體育專業或警察學校時受到“格外青睞”,因此,跆拳道一直有盛行的基礎,而隨著跆拳道“武術色彩減少,文化色彩漸濃”,選擇這個項目的女孩數量也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安錫的跆拳道場有100多個學生,女生佔40%。

奧運會讓跆拳道走向世界

1988年漢城奧運會,跆拳道被列為表演項目﹔1994年9月4日,國際奧委會確定跆拳道為奧運會競賽項目,並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設立男女各4個級別比賽。自此,韓國不僅有了“跆拳道日”,也迎來了大批將跆拳道帶到海外的先行者。

“韓國男生一定要服兵役,跆拳道是入伍的必備技能。”安錫表示,早期家長讓孩子提前學習跆拳道的目的是“避免受苦”。但成為奧運會項目后,韓國人在國際上有了“自己的運動”,因此,除了服役的需要,跆拳道也成為“代表著國家、民族的職業”,大學裡設立了跆拳道專業,而相關從業者除了運動員之外,跆拳道教練的“受寵”也成為行業市場繁榮的先決條件,更有一批人“奔赴海外開館授業”。

在申秉洙看來,雖然跆拳道的歷史不是很長,“到現在為止也不到50年”,但依靠這群自發去海外宣傳跆拳道的人,這個項目在國際舞台上樹立了“善於自我管理、具備武道精神”的品牌形象,“雖然那些人已經老了,但不少沒有回來的人,成了那些國家跆拳道項目的領導者”。

目前,全世界的跆拳道組織,以朝鮮的國際跆拳道聯盟(ITF)和韓國的世界跆拳道聯盟(WTF)為主。在1994年正式成為奧運項目后,WTF得到迅速擴張,那些在海外逐漸建立起來的跆拳道“根據地”紛紛投入WTF旗下,“奧運會和亞運會採用的都是WTF體系。”申秉洙向記者介紹,競技型的跆拳道也是在此后才有所發展,“如果跆拳道選手在奧運會和世錦賽等比賽中獲得冠軍,除了名利雙收外,還能免除兵役。”

但韓國選手在跆拳道項目上的表現,還不足以成為提升跆拳道項目國際影響力的主要力量,“為了生存出國拓荒”的前人,已經為更多年輕的跆拳道教練打下了出國創業的基礎,而這種身體力行的傳播方式也收到了成效。據韓國國技院向媒體透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206個國家和地區,約有8000萬跆拳道練習者和約50萬名講師(教練),其中從韓國外派的有5萬名。世界各地大約有10萬個跆拳道俱樂部”。

眼見很多同行出國創業,安錫也有過出國推廣跆拳道的打算。2000年悉尼奧運會后,跆拳道行業迎來新一輪出國熱潮,“我也從那時開始接觸海外市場。”但從朋友處傳來的消息,卻一次次給安錫的熱情潑了冷水——在澳洲建立跆拳道場的朋友,因文化差異巨大難以立足,“男教練觸碰女學員的手,可能被認為性侵犯,學生和老師間的關系不融洽,慢慢就做不下去了。”很多在美國日本教跆拳道的人也相繼回到韓國,重新發展。但還是有一部分在海外創業成功的人,仍在向安錫傳遞積極的信號。

安錫的弟子在中國教跆拳道,“市場很好”的評價讓他多次動心。10年前,他來到中國試開館,但遇到很多法律問題,加上生活不習慣,他感到“要融入其中並不容易”,於是打道回府。5年前,他又盤算著“去香港或北京旅游,順便看看租賃方式及市場需求”,“可惜語言不通”,未能如願。現在,在北京發現了市場空間的朋友再次向他發出邀請,安錫隻能把希望寄予孩子:“我兒子4歲時,我就讓他學習跆拳道,原來是為了健康,現在覺得學了跆拳道就業也相對容易,我想帶著他多出國走走,順便考察市場,如果能把他送到中國發展跆拳道就更好了。”對於一再認准中國的原因,安錫坦誠地笑著說:“現在韓國的孩子太少,中國有那麼多孩子,跆拳道又能給他們帶來很多改變,所以中國跆拳道市場的前景應該更好。”

(責編:楊磊、胡雪蓉)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