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游泳名將孫楊因為“興奮劑事件”能否到澳大利亞接受外教訓練被炒得沸沸揚揚。12月11日,澳大利亞游泳教練丹尼斯向中國媒體証實自己無法繼續為孫楊提供服務,其與中國游泳協會的合同也無法繼續履行。盡管有報道稱,中國游泳隊相關人士表示孫楊赴澳訓練計劃不變,將聯系其他俱樂部及教練,但人們不免對孫楊能否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產生了疑問。
孫楊近些年在世界泳壇大放異彩,除了身體條件突出、自身訓練刻苦、國內教練團隊幫助得力之外,也得益於他在澳大利亞師從丹尼斯的集訓。孫楊也曾表示這是“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模式”。如果此次赴澳訓練不能達成理想的成果,對孫楊這樣的頂尖運動員來說,影響或是巨大的。
近年來,中國游泳“走出去”獲益良多。早在2007年,劉子歌和張琳就曾遠赴澳大利亞進行集訓,在當地高水平教練的指導下實力大幅提升,二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摘金奪銀。劉子歌、張琳赴澳集訓的良好效果,引發了中國游泳大規模的“赴澳留學潮”——隨后,孫楊、葉詩文、趙菁、郝運等中國運動員多次到澳大利亞“求學”並從中受益,赴澳大利亞集訓也漸漸成為中國游泳選手提高成績的習慣性選擇。
巧借外力,是近些年中國游泳的制勝法寶之一,但其背后,也暴露出國內缺乏高水平教練的尷尬。
應該說,國內泳壇的“好苗子”不少,但具備世界級高水平的教練並不多。一些年輕隊員由於缺少科學高效的訓練,往往難以突破自身的“瓶頸”。澳大利亞是游泳運動強國,擁有一批優秀的教練,在訓練上有獨到的方法。而我國目前還缺少高水平的世界級教練,可以說,“走出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
中國游泳曾經依靠自己的力量創造過輝煌,雖然也走過不少彎路,但在培養優秀運動員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也涌現出一些著名教練。孫楊赴澳訓練遇阻實際上也為中國游泳提了一個醒:通過“走出去”方式培養優秀運動員固然是不錯的選擇,然而提升國內教練的訓練水平也勢在必行。從長遠看,建立健全中國游泳高效科學的訓練體系需要借助外力,但更根本的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4年12月1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