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村外景(图片来自南京青奥会官网)
人民网南京8月10日电 (是钟寅)8月10日,南京青奥组委会宣布青奥村预开村。经过3年多准备,青奥村终于要迎来五湖四海的宾客。赛时,青奥村将接待3786名来自204个NOC代表团的运动员和独立的奥林匹克运动员。截止目前,已有巴拉圭、埃及2个NOC代表团官员以及IOC官员共15人进住青奥村。
南京青奥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
青奥村占地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包括6组居住楼和4幢配套建筑,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在赛时,青奥会将接待3786名来自204个NOC代表团的运动员和独立的奥林匹克运动员。8月16日至28日,这些运动员需要全程住村。这也是青奥会与其他赛会最大的不同。
同时,青奥村还将入住1970名随队官员、104位青年大使、35位青年记者、64位模范运动员和部分IOC官员,为总计5959人提供住宿、餐饮及其他服务。
此外,青奥会70%的文教活动也将在青奥村内举行。文化教育活动是南京青奥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幕式前一天村内将举行“我们来欢聚”欢迎晚会,让运动员在开村伊始就感受到南京青奥会的独特魅力。“与冠军对话”、“音乐减压”、“营养烹饪”等活动,为活动参与者提供不同的人生体验。青奥村广场区的“世界文化村”将分4批展示,其中中国文化小屋全程开放。运动员可以通过小屋了解各国风俗文化,并与本地学生互动。
南京特色菜将登上餐桌
青奥村运动员餐厅位于青奥村1号楼的4至6楼,包括5个餐区和一个中央厨房,可同时容纳2800人就餐。餐厅赛时向运动员、随队官员以及在青奥村内能够享受正餐待遇的青奥会客户提供服务,供应亚洲餐、地中海餐、欧陆餐、中餐四种菜品类型,可以满足清真、素食、无麸质等特殊餐饮需求。
据了解,具有江苏特色的红烧狮子头、扬州炒饭、西湖牛肉羹等菜肴,以及南京特色的盐水鸭、雨花石汤圆、桂花糖芋苗等小吃,也将登上运动员的餐桌。
运动员餐厅的每道菜品都配有一张中、英、法文对照的菜单卡,列明这道菜品的过敏原、主配料成分、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信息,以便运动员选择。
为了确保青奥村的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对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建立了源头追溯系统,由农业部、当地农委实施产地监控,确保食品安全可靠。
青奥出行体现环保理念
南京青奥会在交通保障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实行“班车服务”和“合乘车制”。
青奥村交通中心是青奥会交通系统中重要的枢纽之一,为注册客户提供抵达青奥会竞赛、训练场馆和IOC酒店、主媒体中心、城市班车站的交通服务。
为更好体现青奥会节俭、绿色、共享的理念,青奥村交通中心提供的服务以班车服务为主,对偏远场馆提供预先规划交通服务,合乘车服务为补充。10条青奥班车线路,将串联起不同场馆,每隔15分钟一班,遇客流高峰时,则临时采取流水发车措施。最高峰时,预计将有350多辆大巴同时为村内客户提供服务。
据了解,青奥村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3051人,约占整个青奥会志愿者总数的六分之一。
青奥村房间内饰(图片来自南京青奥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