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13日體育專電(記者顧涓、王恆志)南京青奧組委8月13日以“綠色青奧與可持續發展的南京”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南京根據國際奧委會“推動奧林匹克運動以可持續的方式發展,向年輕人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要求,秉持“綠色節儉可持續”的辦賽理念,把籌辦青奧會與建設綠色、低碳、智慧城市的行動有機融合的成功實踐。
南京青奧組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戚魯表示,南京青奧會給南京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籌辦青奧會過程中,南京青奧組委努力探索辦賽新模式,在城市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成功完成了舉辦一屆綠色青奧的籌辦工作。
在場館建設方面全面實踐“綠色節儉可持續”原則成為南京青奧會一大亮點。南京青奧組委堅持“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能租不買、能借不租”的原則,把維修改造和臨建場館作為場館建設的一個基本原則。35個場館中,大部分都承辦過各類世界、洲際單項體育賽事,其中有27個比賽場館兼作訓練場館。唯一新建的青奧體育公園場館,賽后將成為居民健身中心,彌補南京江北地區居民大型體育配套設施的不足。國際博覽中心和新庄國展中心兩個展覽館,被臨時改造成擊劍、舉重、跆拳道、馬術等競賽場館,青奧會后將恢復原來的展覽館功能。南京青奧會“體育實驗室”設在青奧村南部魚嘴濕地公園,定位為南京市民戶外運動基地,賽后將成為一處青奧遺產,國際奧委會對這個規劃倍加贊賞,認為這是南京青奧會的一大亮點。
南京青奧會火炬傳遞也突出“綠色”達到了創新。“兩頭實中間虛”的傳遞方式,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通過網絡虛擬火炬覆蓋五大洲傳遞的方式,實現了更廣泛的全球傳遞。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也下載了南京青奧會網絡火炬APP,親自感受手機傳火“give me fire”的樂趣,認為這一創新將是對奧林匹克火炬傳遞方式的歷史性貢獻。
籌辦“綠色青奧”與建設“綠色南京”有機融合取得突出成果。通過籌辦青奧會,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提升城市品質,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在精神層面,積極傳播“卓越、友誼、尊重”的奧林匹克價值觀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辦賽理念﹔在物質層面,以城市發展為支撐,推動城市道路、交通、公共事業、綜合保障、場館建設、科技文化等系統性惠民工程,讓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並充分享受舉辦大型賽會的成果。
目前南京地鐵及輕軌在內的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到180公裡,在國內同類城市位居前列。賽會期間,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設施,可以便捷抵達青奧會所有比賽場館。有軌電車把青奧會主場館的奧體中心,舉重、擊劍比賽場館——博覽中心,青奧軸線、國際青年文化廣場,青奧保障醫院、青奧村以及魚嘴濕地公園等串聯成線。南京還積極推行公共自行車網絡化,日均使用超過4萬人次。青奧會主場館周邊實現了新能源公交車全覆蓋。
綠色青奧讓南京離“國際化人文綠都”的目標更近了一步。目前南京的森林覆蓋率超過35%,南京的城區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均居全國前列。青奧文化體育公園是兼具生態、文化、體育、娛樂功能的綜合性公園。
戚魯表示,籌辦綠色青奧的過程,使南京發生了“綠色與可持續”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城市環境和面貌上,也體現在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的理念中。
發布會上,青奧會申辦形象大使許吉如暢談了自己對綠色青奧與可持續發展的感受。她認為,青奧會推廣健康生活方式,鼓勵人們鍛煉身體、挑戰自我。從17歲時參與申辦青奧會至今,5年來她覺得自己在溝通、宣傳、跨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