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籃網與國王隊奉獻2014年NBA中國賽北京站的比賽。對於這項賽事而言,十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從2004年第一屆賽事正式打響后,2007年它再度回歸,但此后幾乎保持每年一屆的節奏,它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廣大NBA球迷每年的一道視覺盛宴。
中國賽辦賽初衷是帶給中國觀眾原汁原味的NBA比賽,哪怕只是並非真刀真槍對決的季前賽,但無論是球隊陣容、工作人員、拉拉隊甚至硬件環節細致到地板,都在規模和檔次上保持著NBA的高級標准,這十年從未改變。
這十年,它作為NBA在中國的唯一“落地”賽事,擁有回饋贊助商、服務中國球迷、助推NBA在中國發展、開拓中國市場和維系當地體育局關系等多個方面的功能,至於賽事收益部分,雖然也是重要的一個因素,但和其他方面相比,它的位置並不是首要的。
走過這十年,中國賽如今也可能再度站在了升級的十字路口:在已經將頂級球隊像是總冠軍球隊熱火、在中國人氣王湖人隊等帶到中國賽后,如何能更加牢固地聚攏那些見識過大陣仗、眼光甚為挑剔的北京、上海和廣州的球迷,並能源源不斷地培育出新的球迷群體,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陣容:能來的大腕幾乎都來了
對於很多陪伴中國賽走過這十年的人而言,2004年第一屆仍然可能是最記憶深刻的。當時的隊伍是擁有“小巨人”姚明的火箭隊和彼時處於“試訓”狀態劉煒的國王隊,同樣貼著NBA標簽的兩個中國球員回到中國打比賽,這本身就有足夠的故事性,那一屆的NBA中國賽賣點十足,而這也使得這個賽事從開始就有了一個無比高的“起點”。“那一屆比賽是中國球員參加最多的一次,而且在北京打的時候,比賽質量也相當的高。”著名籃球評論員徐濟成就認為2004年的第一次NBA是至今為止,精彩程度和人氣指數最高的一次。
NBA原本想在2010年再度復制2004年的一幕,重現在NBA效力的中國球員對壘的場面,當時選擇的是有姚明的火箭隊和易建聯原本所在的籃網隊,但由於在當年夏天易建聯被交易,NBA出名的“姚易德比”未能在中國賽上出現,這無疑是一個遺憾。
在此后,當姚明退役、易建聯退出NBA后,中國賽出戰的球隊,變成了那些在中國球迷心中有極高人氣指數的球隊,類似2012年的熱火隊、快船隊,去年的湖人隊、勇士隊。
今年的交鋒隊伍是國王隊和籃網隊,如果仔細分析,也可以看出NBA用心之處:國王隊是第一屆時就參加的隊伍,這能勾起人們的美好回憶,籃網隊中仍然有一些球星,像是在中國球迷心中較高人氣的加內特。
即便場上陣容無法和過去兩年相媲美,但考慮到那些上海和北京站的場外明星的“助陣”,像是“大鯊魚”奧尼爾、姚明、國王隊曾經的名將迪瓦茨等,至少能說明每次來中國賽的陣容都是精挑細選的產物。
功能:賽事收益與推廣NBA孰輕孰重
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曾經在一篇文章通過自己獲得門票的難易程度來感知中國賽的票務銷售狀況變化:2004年時一票難求,門票被炒到了令人感到瘋狂的地步,而在中國賽舉辦十年后,它已經很難掀起開始時那樣的熱浪。楊毅還舉了一個例子,今年上海站開賽的前一個小時,“黃牛”兜售門票的價格是票面500元的賣300元。北京站時的情況則是,在開賽前的一個小時北青報記者遇到了五棵鬆場館外幾個“黃牛”,票面500元要加100元才能購得。但千元以上高價票則打折不少。
NBA中國相關人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每屆中國賽的門票收入具體數字不便透露,但可以說的是,每一屆中國賽門票都是售罄的。眾所周知,門票收入是一項商業賽事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而對於NBA中國賽,除了門票收入,其他收入來自於贊助商贊助和電視轉播收入。具體數字NBA方面並沒有給出官方表達。但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如果和賬面上的收益相比,在其他方面比如說擴大NBA中國影響力、推廣NBA文化、回饋贊助商甚至維護好和當地體育局的關系,這些軟性的東西都要遠遠超過賽事的收益。這也就解釋了之前中國賽即使不賺錢為何也要一直做下去。”
在中國賽北京站開始前的三天,國內知名運動品牌安踏和NBA中國簽訂了一份大合同,外界傳言前者為此花費了2億元。由於涉及到商業機密,先不論這個數字真實程度,但可以看出NBA在中國推廣程度,給予了贊助商足夠的信心並斥資投入。
安踏品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一些細節,原本他們想嘗試贊助NBA中國賽,但考慮到現在已有的另外一家運動品牌的贊助存在,在商業合同的排他性原則下,他們無法達成願望。而在贊助NBA中國前,他們又做了大量的評估工作,“我們評估的結果是,現在幾乎中學生年齡段的這部分群體,對於NBA球星的裝備能做到如數家珍的地步。這符合我們對於消費者的預期。”
這是NBA在中國推廣程度的一個側面,雖然其中有大量因素存在,像是NBA多年的推廣積澱、比賽轉播的逐年增多、自媒體快速傳播等,但無疑走過十年的NBA中國賽是其中之一。
未來:面臨審美疲勞 合作有待升級
對於中國賽影響力和發展前景的解讀,取決於個人觀察的角度,以及對於各種信息的深入了解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項賽事將面對的是需要再度升級的一個過程,畢竟那些NBA大腕、大神們我們都見識過了,審美疲勞總會產生。
如何讓這項賽事再度升級,這也是NBA總裁蕭華在來到中國后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有人曾經試探性地詢問今后可否將NBA常規賽搬到中國打幾場,眾所周知,常規賽和季前賽不可同日而語。
蕭華說:“我們對這個問題考慮並討論,但現在看來還不太現實。因為中國和美國的距離太遠了,如果是打常規賽的,時間又非常緊,那麼他們打完比賽就要馬上回去。但要是季前賽,那麼可以有好幾天的時間待在這裡,參與社區和球迷的互動,而對於那些球員來講,也可以享受中國的文化。”雖然常規賽登陸中國還是未知數,但蕭華透露NBA部分比賽可能會調整開始時間,以方便大洋彼岸的中國球迷可以在晚間收視黃金時間觀看。
其實,除了賽事本身外,NBA在其他方面都在將觸角深入下去。和姚明合作成立姚明NBA學校算是一個典型例子,借助姚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NBA在逐步實現和中國青少年聯系的計劃﹔再例如,通過高科技手段、自媒體傳播平台,來中國更接地氣地推廣NBA,這也是NBA的著力點之一。還有已經持續幾年的NBA和中國籃協合作,培養我們的籃球教練計劃。
旁觀:中國賽需正視“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對中國賽常年觀察,並十分熟悉情況的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慶,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用經濟學中“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形容中國賽目前的情況,並認為在經過十年后,中國賽已經完成了要將NBA比賽原汁原味帶給中國觀眾的初始目標,現階段他們需要完成如何再度創新和發展的問題。
張慶對北青報記者說,中國賽或NBA更好地在中國深入發展,第一點是能盡快產生能在NBA打球,並是主力的中國球員,但這一點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第二點是NBA和中國籃球的深入合作,找到更多的“落腳點”,並不僅僅是目前的中國賽。“現在中國籃球在CBA和NBL都在進行公司化改革,這其實對於NBA而言,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NBA有資金和資源,並有成功的運營經驗,可以和中國籃球尋求更多形式的合作。”
另外幾點是目前NBA正在武清打造的世界首座NBA中心,這可以和當地旅游、商業等方面相結合,以產生更多的消費和影響力﹔再有是進一步開發NBA特許商品,並增加比賽轉播的平台。“相比較而言,前兩點是最重要的。”張慶對北青報記者說。文/本報記者 宋翔
沒KG觀眾不過癮
即便北京的球迷接連不斷地喊“換KG”,然而仍然沒有能見到心中偶像出現在場上。因為教練的決定,籃網隊球星加內特缺陣。這無疑是NBA中國賽北京站的一大遺憾。好在,雙方打得還算認真,NBA中國賽首次通過加時賽才分出勝負,籃網隊以129比117擊敗國王隊。
加內特無疑是這次中國賽中最大牌的球員,也是眾多中國球迷涌入場館看球的一大原因。在上海站時加內特還打了十多分鐘,但昨日在北京站時他始終坐在場下,頭上裹著毛巾,為隊友加油。加內特不打比賽,北京觀眾有些不過癮。
昨日比賽的高潮是在最后。雙方打得不像是季前賽的比拼,而好似常規賽的爭奪,國王隊常規時間內憑借卡斯比的三分,將比分扳平。雙方進入加時,此時觀眾們感到興奮,大聲叫好。加時賽中,籃網隊逐漸佔據主動,分差也被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