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皮:今年的中超真的值得好好看一看(設計對白)。 本報記者廖藝攝
2014年中超昨天終於降下帷幕。這是中國職業聯賽第21個賽季,經歷了10年甲A和10年中超,今年的中超堪稱中國頂級聯賽走向新時代的開端。從2014年中超的整體走勢和最終頗具懸念的結局,我們可以發現其中一些很有啟發性的特點。
1
末輪風暴:史上最刺激
毫無疑問,今年是中超歷史上最具競爭力的一個賽季。冠軍和最后一個降級名額要等到最后一輪才能揭曉,這的確是中超史上罕見的。對於一個良性運作的職業聯賽來說,懸念是最大的驅動力。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超今年是成功的。
過去三個賽季,中超因為恆大的存在而令球市復蘇,隻可惜是恆大一家獨大。從今年開始,一方面諸如魯能、國安、富力等對手都明顯提升了引援的質量,在整體實力上與恆大的差距已經不大。另一方面恆大本身因為核心外援的調整,控制力也有所下降。從數據上來看,去年恆大在進球數、射門、射正、遠射、失球、控球率、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8項指標上都排名中超首位,而今年這8項指標的榜首率隻保留了一半。如果不是埃爾克森今年超常的狀態,恆大在最后階段幾乎要“掉鏈子”。
恆大去年實現中超三連冠,已經開創了一個王朝。今年的四連冠更多是一種慣性的延續,而明年,恐怕會有更多球隊向恆大發起強有力的挑戰。中超固有的競爭格局即將改變,這對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發展是利好的。甚至有人預測,明年中超恐怕隻存在兩種隊伍:爭冠隊和保級隊。
2
進攻開放:廣州雙雄最猛
在多家俱樂部加大投入之后,本賽季中超的比賽也比以往更具觀賞性,各支球隊在比賽中也踢得更開放。昨日最后一輪結束后,廣州恆大外援埃爾克森以28粒進球,蟬聯射手榜第一。同時,埃爾克森打破了李金羽保持近8年的單賽季26球的進球紀錄。
因為各支球隊在比賽中踢得更加開放,所以本賽季進球數前5名:廣州恆大、北京國安、廣州富力、山東魯能和上海上港一共取得281粒進球,比上賽季多出14球,是進球最多的一個賽季。雖然廣州恆大本賽季的進球數比去年少了兩個,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代表攻防能力的總進球數和淨勝球數方面,廣州雙雄表現搶眼。廣州恆大以76個進球和48個淨勝球蟬聯第一,廣州富力以67個進球和28個淨勝球位列第二。
本賽季,中超射手榜繼續被外援掌控。埃爾克森和廣州富力外援哈默德(22球)分列射手榜前兩位,3至5名為上海上港的海森(19球)、杭州綠城的拉蒙(16球)和北京國安的德揚(15球)。這5名外援剛好一共踢進100球,比上賽季射手榜前五名球員的總進球數多出16個。“土炮”方面,上港的武磊繼續成為進球最多的本土球員。但上賽季他以15個進球位列射手榜第3名,本賽季僅以12球位列第8。
3
投入產出更合理:
“中超BIG4”實至名歸
本賽季開始前,16支中超球隊在冬季轉會的總投入已經超過4億元,16支球隊在整個賽季的投入也已超過40億元。在廣州恆大連續3年奪得中超冠軍后,多支傳統中超強隊紛紛加入“軍備競賽”行列,如山東魯能和北京國安都加大投入。從最終戰績來看,加大投入的傳統強隊已對廣州恆大的“霸主地位”造成強烈沖擊,中超各隊的投入與產出更趨合理,投入和戰績呈正相關關系。
3連冠之后,廣州恆大已不是本賽季投入最多的中超球隊。冬季轉會就已花掉2.97億元的山東魯能成為今年中超“軍備競賽”中投入最多的球隊。魯能主帥庫卡年薪400萬歐元、阿根廷前國腳蒙蒂略年薪500萬歐元(轉會費750萬歐元)、阿洛伊西奧年薪180萬美元(轉會費500萬歐元)、烏索年薪約180萬美元(轉會費182.5萬歐元)、從上海綠地申花轉會而來的王大雷身價高達3000萬元,一度成為去年世界足壇冬季轉會窗的“門將標王”。高投入也為山東魯能帶來高回報,雖然中超聯賽隻獲得第4,但魯能很有可能獲得本賽季足協杯冠軍。
作為國企大鱷的北京國安,已不甘心再被廣州恆大壓制,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國安未來3個賽季的預算,達到每年至少8億元。雖然廣州恆大在今年收縮投入,但根據足球網站TransferMarkt的數據,恆大依然是價值最高的中超球隊,達到2.26億元。獲得季軍的廣州富力本賽季投入也已超過5億元。山東魯能、北京國安、廣州恆大和廣州富力成為本賽季中超投入前四名的球隊,這也很可能是代表中超出戰下賽季亞冠的BIG4。
4
成績符合區域經濟:
“東北淪陷”並非是偶然
2014的中超從地理布局上看是歷屆最為合理的,隊伍囊括了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隨著昨天河南建業的保級成功,明年中超依然將繼續這五大地理區域全覆蓋的態勢。
當然,目前中超各地理區域的球隊發展極不平衡。京津魯地區、長三角地區與廣東成為目前中超球隊最集中和實力最強大的三個主流地區,俗稱“北上廣”的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成為職業足球實力最強的三座城市。其中,廣州兩支中超隊已經可以雙雙出戰明年的亞冠賽事,因此廣州是中國足球第一城﹔北京今年進步明顯,明年目標直指冠軍﹔上海一城有三隊,今年除了上港令人耳目一新,其余兩隊都是表現低迷。但隨著上港集團和綠地集團明年計劃花巨資全力支持兩支球隊,估計明年上海灘的足球有點風雲再起的味道。
今年中超最大的地理特點莫過於“東北淪陷”,四支東北球隊兩支降級,其中大連更是創造了自己在職業聯賽歷史上首次從頂級聯賽降級的尷尬紀錄。事實上,目前活躍在中超平台上的球員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東北,尤其是大連。但在職業聯賽的環境中,東北其實並不存在數量更多足以支撐大量東北球員的本土球隊。加上東北地區的俱樂部缺乏足夠的資源,在職業化發展的路上一直採取粗放式管理模式,最終走向衰落並非偶然,這和當今中國的區域經濟現狀是一致的。當然,在東北中超球隊減少的情況下,中超的地理版圖將更趨於平衡。明年,隨著重慶在四年后再次擁有中超球隊,石家庄也首次擁有中超球隊,中超的地域對抗將出現新的元素。
5
外教水平歷年最高
土帥式微
應該說,過去四年中超水平的不斷提升除了與眾多大牌外援球員的加盟有關,更與不少有一流實力的世界名帥到來有直接關系。2012賽季,中超16隊的外籍主帥數量達到13人的歷史之最。今年中超開局之前,外籍主帥與本土主帥的比例縮減為:5比11,土帥大面積“上馬”呈現“逆襲”趨勢。
但事實証明,在競爭激烈的中超環境中,不少本土教練依然無法適應壓力。一個賽季下來,申鑫的成耀東、遼足的高升、阿爾濱的馬林、申花的沈祥福、人和的宮磊、建業的唐堯東、哈爾濱毅騰的段鑫,前后共有7名“土帥”下課。到最后,16支球隊的外帥和“土帥”比調整為8比8。而在前8支球隊中,外籍教練不但包攬了前四名,更以5比3的比例擊敗“土帥”。
可以說,今年中超前四名球隊的洋帥群是中國職業聯賽歷年來水平最高的,每人均可冠以“世界名帥”的名頭。尤其是國安的曼薩諾和富力的埃裡克森,今年對球隊的調教功力可謂有目共睹。明年,卡納瓦羅有望頂替裡皮入主恆大,而埃裡克森是否留任富力成疑,上海兩隊都想聘請外籍名帥,中超的“洋帥風雲”或會掀起新浪潮。
6
降級隊上座率火爆
球市持續走高
本賽季,中超球市仍保持較高上座率,平均上座率更蟬聯亞洲聯賽第一,其中廣州恆大主場上座率繼續高居亞洲第一。今年7月份公布的世界足壇上座人數前100名的排行榜中,中超共有廣州恆大、北京國安、江蘇舜天和山東魯能4家俱樂部入圍,其中恆大和國安分列亞洲前兩名。
截至本賽季中歇期期間,中超場均入場18571人,去年場均為18740人。在全球總排名中,中超位列第10,與去年相同。但在亞洲范圍內,中超排名高居第一。廣州恆大場均觀眾人數為40428人,比上一期排行榜相比增加了3178人,排名也由第42名上升到第35名,為亞洲之最,超過了意甲的米蘭雙雄和尤文等勁旅。此外,日本J聯賽以17160人的上座率排名世界第12位,澳大利亞以14294人排名第16,韓國則未能入圍這份榜單。
雖然,“升班馬”哈爾濱毅騰戰績不佳已經降級,但哈爾濱球市的火爆程度堪比恆大主場“天體”。從第一場主場比賽開始,哈爾濱球迷就讓毅騰的主場上座率名列前茅,最高上座超過4萬人,場均近3萬人,最后一個主場則有27580名球迷前往現場送別球隊。
7
裁判成最大短板:“京籍”裁判過多惹爭議
在中超近幾年資金投入規模、球市、競爭力、觀賞性各項指標相繼上升的利好環境下,最大的短板恐怕出在“裁判”上。除了裁判員整體業務水平不高的客觀條件限制,中國足協目前在中超裁判員的地域分配上也存在很大問題。今年中超24名主裁判中,屬於北京市足協和北體大的“北京幫”多達9人,其他地區足協的裁判最多隻有2人。如此嚴重失衡的地區分派,必然導致了中超很多場次無法徹底執行“第三方執法”的原則。對此,中國足協以其他地區符合資格的裁判數量不足為由進行解釋。事實上,中國裁判界很多資深人士均認為,目前中國符合執法中超的裁判員根本不止現在的數量,但中國足協的很多主觀考慮限制了某些地區裁判員晉升的通道。目前主宰中國裁判界的實力人士基本上全部來自北京,其壟斷程度甚至要高於“打假掃黑”之前。
8
國家隊水平略提高 新人少
對於今年中超聯賽的進步,最高興的無疑是國家隊的法籍主帥佩蘭。從今年下半年以來,佩蘭帶領國足在7場熱身賽中取得4勝2平1負,國際排名上升到88位,這也是國足近21個月來的最高排名,進入了亞洲前十(第9)。顯然,中超帶動國腳水平和狀態的提升,客觀上是能促進國家隊成績的。
從日前國足公布的41人集訓名單來看,今年中超共有11家俱樂部貢獻了國腳,其中恆大一家就有11名球員入圍。但是,目前能在中超打上主力的國內球員中,類似魯能劉彬彬這樣的93后年輕球員還是鳳毛麟角,這也反映出目前中超仍然缺乏培養新人的功能。(張? 謝澤楷)
中國頂級聯賽
21年冠軍一覽
甲A聯賽:
1994年 大連萬達
1995年 上海申花
1996年 大連萬達
1997年 大連萬達
1998年 大連萬達
1999年 山東魯能
2000年 大連實德
2001年 大連實德
2002年 大連實德
2003年 上海申花
中超聯賽:
2004年 深圳健力寶
2005年 大連實德
2006年 山東魯能
2007年 長春亞泰
2008年 山東魯能
2009年 北京國安
2010年 山東魯能
2011年 廣州恆大
2012年 廣州恆大
2013年 廣州恆大
2014年 廣州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