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滾動

新華網:痛心和期許,中超仍需提高“含金量”

2014年11月03日07:43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體育時評:痛心和期許,中超仍需提高“含金量”

新華網北京11月2日體育專電(記者岳東興 汪涌)在中國職業足球整整20年歷史中,貢獻國腳最多的大連代表著底蘊,但昔日的“甲A巨人”在今天轟然倒地,這使得有些亮色的2014賽季在遺憾中落幕,也告誡著中超管理者們仍要為“真正的職業化”而努力。

不可否認,從競爭角度看,2014是近四年來最具活力的一個賽季。還記得去年,恆大以讓人生畏的統治力,實現三連冠,還打破三大紀錄,其他球隊難以望其項背。但今年已不再是那個“恆大一出,誰與爭鋒”的時代。裡皮的球隊雖如願衛冕,但直到最后一輪的收官戰,北京國安才宣告爭冠失利,讓懸念貫穿始終。而且,恆大在與身后三強的交鋒中已難佔上風,這預示著中超正呈現“一超多強”局面。從聯賽整體健康發展看,這是個進步。

走過20年的職業化道路,聯賽文化正滲透到中國城市中,豐富著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不能不說是另一抹亮色。今天的中國,每個周末,能固定吸引數萬人到場聚集觀看的唯有足球,這讓隨之而生的一條條產業鏈正快速形成。曾經隻願購買“紅黑條衫”等歐洲豪門球衣的中國觀眾,如今可以自豪地身披家鄉球隊的戰袍,分享著自己聯賽的快樂,因為中超和俱樂部已經成長為一個個響亮的品牌。這也推動著體育產業在中國蓬勃發展。

當然,在看似繁華的表象下,中超仍有許多“粗放型”經營的缺陷,這也是其難以真正職業化的原因,更導致一個發展“瓶頸期”難以突破。

拿最成功的恆大為例,這四年來的一些做法,也曾偏離職業化的標准。比如,球員們的胸前廣告可以臨時更換,俱樂部名字也會因為新股東的加盟而發生變更。可要知道在機制健全的英超德甲,不論你的股東、投資人多麼強勢,俱樂部和球隊名字100年都不會變,因為它是獨立存在,屬於當地一代代的萬千球迷,是從爺爺到孫子的數代人的精神傳承和信仰,他們是先有了俱樂部才有了職業化。但俱樂部到了中超已不那麼單純,有時就變成了依附在投資人身上的營銷平台。

這其實凸顯了一個從未解決的根源問題:目前的中超俱樂部,還沒有能力獨立生存。電視轉播收入杯水車薪、俱樂部沒有自己的球場……這都讓職業足球無法實現自我供養,也使得中超球隊更像一個個“企業隊”。沒有背后的企業,這些球隊很可能一夜間就改旗易幟,或是悲慘地消失。顯然,這不是真正的職業化。

從技戰術層面看,老生常談的依然是水平低。除一些“強強對話”精彩度提升外,中超依然是強度低、節奏慢、水准低,廣州恆大依舊是唯一能在亞洲立足的球隊,而其他闖入亞冠的中超常客們,早早折戟沉沙,淪為看客。

這其中,本土球員的邊緣化仍是不容忽視的現象。在射手榜前十中,幾乎是清一色的“洋槍”,中國球員隻有武磊一人上榜。在各隊關鍵位置,中國球員大都充當外援的“綠葉”。因此,回到一支支國字號球隊中,破門難、技戰術粗糙、攻防節奏緩慢的頑疾就會顯現。

如何才能提高聯賽“含金量”?如何才能使得中超繁榮與國家隊成績成正比?從最直接的層面看,中國足球急需一條以我為主的“青訓生產線”。以“五星巴西”為例,盡管足球已經流入國民的血液,但他們近期公布了一攬子青訓計劃,要在全國建立15個標准化基地,面向上萬名14歲以下的青少年、用統一的訓練方式打造青訓流水線。此外,德國十年復興的關鍵,正是德甲、德乙的36支俱樂部,全都建立了足球教育訓練營,那裡有標准統一的高水平教練。而英超雖看似外援主導,但同樣有龐大的足球學院體系,依靠四級職業聯賽、共92家職業俱樂部的足球學院去培養本國足球人才。這種殊途同歸的“青訓生產線”,被無數足球強國驗証是最為有效的,但又恰恰是中國足球和中超最為欠缺的。

在寒風拂面的夜色中,當五萬多名球迷用手機在工體看台拼出星星閃爍般的“燈海”,他們的執著和期許,代表著對中超和俱樂部的信任和憧憬。請聯賽管理者們不要辜負這些可貴的“民心”,在中國足球毫無退路的今天,方方面面都需要壯士斷腕的變革決心。

希望2014賽季的扣人心弦,只是中超革新的一個起點。

(責編:溫靜、楊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