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34岁的北京马拉松(下称“北马”)如期举行。
依然是传统的10月份第三个星期天开赛,依然是越来越火爆的报名场景,依然是积极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只不过,沿途补给尚不充分、赛事服务仍有欠缺……相比于今年不期而遇的天气挑战,以往那些挑战根本都不算什么。
比赛要不要改期?能改期固然可以称之为“顺应民意”。但赛事改期的后果又有谁能够承担?毕竟是体量巨大的商业赛事,毕竟是影响深远的传统赛事,权衡赛事是否改期已经不仅仅取决于赛事组委会。有46%的参赛选手来自京外的说辞,的确不足以让坚持赛事改期的人们心服口服。但赛事改期之后,谁又能保证短期内天气就能改善?
今天的马拉松赛事已经不是原来的马拉松赛事,今天的“北马”也已经远不是原来的“北马”。如果局限于办赛品质的提升,尚属一个马拉松赛组委会的职责范围。但遭遇类似天气条件的影响,一个马拉松组委会能做的也许只是赛前温馨提示一下谨慎参赛、赛中强化一下补给服务和医疗保障、赛后研判一下赛事举办期间出现极端天气状况的概率以决定今后的赛事是否需要改期。
如今,国内马拉松赛的城市办赛热情和爱好者的参赛热情正在与日俱增。但这样的办赛和参赛热情,改变的只是城市赛道的知名度和光洁度,对于越来越多的“跑马”爱好者来说,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常训练道依然是难上加难。如果说一项传统马拉松赛事已经到了看老天脸色来决定什么时候举办的时候,那么改变这种尴尬局面的迫切性又岂是一个马拉松组委会所能承担得了的职责。
惟愿10月的北京天空湛蓝,惟愿北京马拉松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