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四月,吴清源与夫人在上海出席第五届应氏杯开幕式 本报记者 周国强 摄
吴清源大师尽管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日本,但他一直关心中华围棋,关心两岸的围棋发展。
1973年,陈祖德随中日友好代表团访问日本。吴清源九段与陈祖德九段进行了一场特别对局。
聂卫平九段对吴清源大师十分敬佩:“我对他钦佩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对围棋始终抱有一颗童心;对后辈他多有提携,不吝赐教。”聂卫平回忆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去日本,他对我说,你最好来日本学棋,住在我家里,早晚都可以互相研讨围棋。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聂卫平表现神勇,吴清源十分高兴,经常来到擂台赛现场观战。
有一段时间,吴清源听说聂卫平参加社会活动过多,影响了棋道的研究,吴大师十分着急。吴大师请人转告聂卫平,对围棋一定要执着,不要“搏二兔”!
力挺应氏杯任裁判长
吴清源大师对世界围棋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热情。1988年,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氏棋规创始人应昌期先生倡议举办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得到了吴清源的鼎力支持。吴清源认为:围棋是没有国界的。他从第一届应氏杯开始,就一直担任应氏杯大赛的总裁判长。
当第一届应氏杯举办前,不少日本一流棋手对应氏棋规提出异议时,吴清源大师力排众议表示:规则合不合理,只有经过比赛才能验证。总裁判长吴清源的表态,使应氏杯得以顺利创办。古老的围棋得以全面走向世界。
吴清源大师对上海也是“情有独钟”。上世纪60年代初,在陈毅元帅的关心下,上海创办了《围棋》月刊。吴清源得悉后,每个月就将《棋道》等日本围棋杂志寄到上海他妹妹家中,并通过其妹妹转给上海《围棋》月刊编辑部。
与常昊下特别指导棋
从1988年起,本报、中国围棋协会与日本棋院等一起创办了中日围棋天元战。对此,吴清源大师给予高度评价:中日天元战的创办,对推动围棋国际化作用很大。上世纪90年代,中日天元战在日本比赛期间,吴大师多次亲临现场观战。1994年7月,本报主办的《新民围棋》创刊,吴清源大师通过女国手张璇送来他的亲笔题词“以棋会友”。
上海棋手常昊是吴大师特别关注的棋手。1986年,吴清源大师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称号。在这个仪式上,吴清源特别与两位“希望之星”常昊、周鹤洋下了特别的指导棋。2005年3月,91岁高龄的吴清源还来到北京,观看常昊与崔哲瀚争夺应氏杯冠军的决战。
世界冠军常昊九段今天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吴大师给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对围棋的执着追求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常昊回忆说,90年代我经常到日本参加中日擂台赛和富士通杯世界比赛,当时吴大师已经是80多岁了,经常来到比赛现场观战,赛后还经常把我们领到他家里继续摆棋,令人感动。
两名高徒都是上海人
吴清源两名高徒——林海峰九段和芮乃伟九段也都是上海人。林海峰生在上海,后从台湾到日本学棋,拜吴清源九段为师。林海峰在名人战决赛前夕,特向老师吴清源求教制胜秘诀。吴清源告诫学生,不要患得患失,只要用“平常心”来专心下棋。结果,林海峰用“平常心”战胜对手,成为日本棋坛最年少的“名人”。
上海女棋手芮乃伟九段是吴清源关门弟子。芮乃伟对老师的评价:“在我的心中,吴老师是神一般的存在。吴老师对围棋始终抱着一颗纯净心,远离世俗功利。”
记者最后一次见到吴清源大师,是在2009年4月台湾花莲举行的第六届应氏杯决赛现场。当时,争夺冠军的两位棋手是韩国的李昌镐和崔哲瀚。闭幕颁奖式上,为让吴清源大师宣布成绩念出两位棋手名字,他竟“练”了好多时间。但在研究室里摆棋讲棋,95岁高龄的吴清源竟耳聪目明,见解独到,与平时“判若两人”。
他的心中唯有围棋。这就是吴清源大师,真正的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