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昆明冶金專科學院的大一學生小馮,摔倒在昆明半程馬拉鬆16公裡處的賽道上,工作人員將已經失去意識的小馮送到醫院緊急搶救,但一個小時后,醫院宣布,搶救無效,小馮失去了生命。
逝者家屬正在和組委會討論善后事宜,據雲南《春城晚報》報道,小馮上中學時便喜歡跑步,但這次是小馮第一次參加正式的馬拉鬆比賽。
“我今天也聽說了這件事,真的很痛心。我也非常理解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想參加體育運動,但很多時候又不知道參加體育鍛煉有很多注意事項,尤其是馬拉鬆這種看上去門檻很低,但技術含量非常高的運動。”前中國田徑隊女子中長跑選手孫英杰今晚告訴記者,“對昆明發生的這件不幸的事,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可能是這位不幸者以前很少參加這種大規模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情緒過於興奮,我們以前參加比賽,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保証情緒非常冷靜,因為馬拉鬆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心情一旦有波動,身體就會有很大的反應。”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市區海拔在1800米到2000米之間,因此,本次昆明半程馬拉鬆也被稱為“高原半程馬拉鬆”,而和專業的馬拉鬆選手相比,缺乏長跑參賽經驗的學生,確實容易因為興奮過度而導致身體出現異常狀況。更何況,除小馮外,還有9名參賽人員也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氣象部門發布的信息表明,比賽當日,昆明的氣溫高達32.6℃,已是史上全城5月最高。組委會設置的8個飲水點相距過長,且儲水量不足,導致許多跑友感覺“缺水”。
“這兩年,國內的大大小小長跑賽事可能都接近100場了,但便於我們發揮,感覺賽事組織完善的,可能還不到10場,存在著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前不久,我剛去一個沿海城市跑馬拉鬆,結果那個賽道又有大上坡又有大下坡,還是在郊區,兩邊也沒有什麼觀眾,跑起來實在太痛苦了。”一位今年計劃在國內完成3∼4次全程馬拉鬆的跑友宋先生告訴記者,他原本計劃去參加這次昆明半程馬拉鬆賽,但因為昆明半馬比賽和北京郊區的一場越野跑時間上有沖突,因此他才沒有“舍近求遠”,“賽前就想到了,昆明是高原,看天氣預報,這一周每天都是酷熱,這種比賽額外的消耗會非常大,組委會應該事先多做一些准備。”
跑友們希望賽事組委會在賽事組織層面能做到事無巨細,但孫英杰則希望組委會“把工作放在平時”,“賽前宣傳非常重要,一定要告訴熱情高漲的普通民眾要量力而行,因為要參加馬拉鬆或長跑,需要了解很多的注意事項,通常來講,至少要有3個月,每周30公裡的訓練量,才具備挑戰半程馬拉鬆的基礎。只是想簡單參與一下的人群,隻適合迷你跑和5公裡慢跑,最長不要超過10公裡,否則,真可能存在潛在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