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猶豫了很長時間要不要跑(全程馬拉鬆),因為天氣預報已經說了今天有霧霾。去年比賽的前幾天有霧霾,比賽當天天氣特別好,今年就不行了。我昨晚和家裡人說,要是霧霾指數超過300就不去跑了,心裡肯定會比較委屈,畢竟這麼好的一個比賽,自己因為天氣原因不跑了,確實很難過。今天早上我4點半起來就覺得不樂觀,窗戶外面都是灰蒙蒙的,但還是換了衣服等到5點,看預報的霧霾指數正好300,狠狠心就出門了。我的想法是先出發,如果覺得影響大的話,就在中途退下來不跑了,跑步本來就是為了健康,不傷害自己是第一原則。”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北苑家園的小宇,今年是第二次在北京馬拉鬆賽中嘗試全程跑,和去年5小時33分的成績相比,小宇今年用了4小時12分完賽,這個成績讓他很是自豪,但在和記者交流時,小宇的話題幾乎沒有離開過今天的糟糕天氣,“為了能跑得好一點兒,這一年裡我基本上每天都要跑10公裡,哪怕少睡一會兒也要擠出時間來跑。每兩周跑一次20公裡,每二個月跑一次35公裡,就為了這次北馬作准備。今天跑到一半的時候,我旁邊一些戴口罩跑步的朋友隻能把口罩扔掉,因為戴口罩太影響補水了,沒辦法,隻能顧一頭。到了終點,我擤出來的鼻涕都是黑的,咳出來的痰也是黑的,聽說有些朋友跑到30公裡左右就放棄了,就是因為感覺呼吸不舒服。”
據記者觀察,今早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北京馬拉鬆賽中,大約有1/5的跑友戴上了口罩——今年北京馬拉鬆賽有3萬多人報名成功,參加全程馬拉鬆賽的人數接近2.6萬人,組委會提供的數字顯示,隻有54%的參賽者來自北京本市,其余參賽者則來自五湖四海。
這也是北馬賽事組委會為何在霧霾天氣的侵擾下仍然讓賽事如期進行的重要原因。“幾乎1/3的人不在本市生活,比賽改期會給他們帶來非常大的損失,另外,現在有3萬人參加的北馬不僅僅是一項體育賽事,還是全北京市一項重要的大型活動,組委會包括了方方面面的行政部門,比如交通管理部門,市政管理部門,環衛部門,衛生醫療部門等,所以比賽改期的難度非常大。”北馬賽事組委會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田管中心副主任王大衛告訴記者,“其實,我們也做了比賽改期的預案,如果今天霧霾非常嚴重,嚴重到可能危及人生命的地步,我們肯定要讓比賽改期進行,這是毫無疑問的。遺憾的是,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個標准,比如規定什麼樣的空氣狀況才允許舉辦戶外大型賽事,如果有這個標准,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為比賽提供服務。”
小宇告訴記者,昨晚他收到了組委會群發的短信通知,通知建議跑友“根據自身情況採取相關措施”,而組委會工作人員也在昨晚告訴記者,他們接連兩天都在採取各種對策來減低霧霾對參賽者的危害,“增加了救護車和醫護人員的數量,醫療點增配了很多平喘藥,路面也不斷洒水保持空氣濕潤”,但組委會所採取的各種措施,對於霧霾天氣的抵抗作用確實有限。
“很高興自己獲得冠軍,從成績看並不突出,但我已經很滿意了。”埃塞俄比亞選手杰布魯今天以2小時10分41秒的成績獲得北京國際馬拉鬆賽冠軍,他在賽后接受記者採訪時還有些咳嗽,他說,這樣的天氣很難創造好成績,“我在沖刺階段跑得不錯,這是我最后獲勝的原因。”
杰布魯原本希望自己能夠跑進2小時9分——這是北馬賽事4萬美元成績獎金的標准線,但他今天的成績隻能讓他獲得兩萬美元的冠軍獎金。
事實上,北馬賽事並非霧霾天氣的唯一受害者,近期在京舉行的所有大型賽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霧霾侵害——上周結束的“環京賽”(環北京職業公路自行車賽)甚至還因霧霾天氣在某些賽段縮短賽程,而再早一周在鳥巢舉行的“南美超級德比杯”足球賽,也讓主辦方受夠了霧霾天氣的困擾。
“我們本來打算把今年的比賽作為提高賽事服務質量的一個標杆,但糟糕的霧霾天氣對北馬健康形象的損害非常嚴重。”北馬賽事組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今年逐步取消了5公裡和10公裡業余性質的比賽,因為在賽事構想方面,面對所有市民開放的、以全民健身為主題的活動是北京春季長跑,每年10月舉行的北京國際馬拉鬆賽的辦賽目標,是和6大國際馬拉鬆賽事看齊。所以,我們還會逐漸壓縮半程馬拉鬆的參數人數,最終將北馬賽事打造成有報名成績門檻的純粹的全馬賽事,吸引全世界的高手都來北馬體驗一下中國頂級的馬拉鬆賽事。但從去年和今年的情況看,北馬賽事要想真正成為國際性的頂級比賽,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健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