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响应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从2020年1月开始,人民体育播出旨在多方面展示中国人冰雪梦的系列微纪录片《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该系列微纪录片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为指导单位,人民体育与天睿光阴(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涵盖冰雪运动领域多个方面,共分为十大主题,包括冰雪运动爱好者、冰雪运动教练、冰雪运动进校园、冰雪运动进社区、冰雪运动背后故事、冰雪运动推广人、冰雪运动媒体人、不退役的冰雪人、冰雪运动中国制造、不分国界的冰雪人。旨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推广冰雪运动文化,挖掘冬奥和冰雪运动中典型人物和事迹,讲述普通人的冰雪小故事,讲好中国冰雪大故事。2020年播出的为第一季,共100集,每集三分钟左右,讲述有温度的冰雪故事。
冰雪运动爱好者之《冰壶老友》
2001年,《北京青年报》的一篇《哟!北京人玩冰壶了》文章,征集到300多名老百姓来冰壶馆了解、体验冰壶运动,开启了普通人玩冰壶的第一代热潮。如今,这群冰壶老友为了一个新的目标又相约在一起……
本期节目讲述人物:李 欣 冰壶教练
赵海涛 冰壶爱好者
燕 斌 冰壶爱好者
王 燕 冰壶爱好者
赵利峰 冰壶爱好者
(注:本片拍摄于2019年)
赵海涛:2001年开始接触冰壶。
燕斌:以前在紫龙祥(冰壶俱乐部)那会固定,每周两次训练。
王燕:顶线擦,顶线擦。
王燕:我们曾经参加过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冬运会。
赵利峰:就是喜欢,一直没放弃。
赵海涛:当时《北京青年报》有一整版的介绍,所以说就找到这个李教练这,以后就跟着他一直在打冰壶。
李欣:认识的有最早的一个是20年了,然后剩下的最晚的也得15年了。那时候我们那有一套冰壶设备,为了推广这个冰壶运动,从各行各业招收人。
赵利峰:我当时接触的时候北京就那一家。
燕斌:因为这个当时还是属于比较小众的一项体育运动。
王燕:作为(北京市)第一批冰壶人,我们就觉得我们真是特别自豪。
赵海涛:它不仅仅是需要体力的支撑,还需要脑力的计算。
燕斌:刚开始的时候,掌握不了那个技巧的时候,反正也是不敢滑。
王燕:每年都有两场比赛,因为当时上班的时候不好请假,然后当时训练时间也不能保障,我当时就特别热爱这项运动,就是毅然而然就把工作给辞了,把工作辞了,就是为了很好的参加比赛。
李欣:这是《北京青年报》的文章,登了这个大家来报的名。
王燕:你那会儿还真年轻。
李欣:谁没年轻过。
李欣:当时我们训练的时候,刷子也不够,鞋也不够,怎么办?自己做,去农贸市场买一些铁锹把、墩布把,然后拿东西缠好了,当时燕斌经常出国,就从国外给我们带回来了很多的刷子。
燕斌:花钱买也买不到,零几年去出差的时候,我顺道买回来的,现在也算是个“文物”了吧。
李欣:我们的鞋底怎么办?找平底的鞋,然后在底下粘上一层尼龙板,这样就能起到滑行的作用。
赵海涛:那时候我们出去比赛,都是坐这个硬座火车,都是晚上的火车,有这份执着和热爱,喜欢冰壶,才坚持了下来。
王燕: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现在一对比,真是完全不一样两个人,这些人都不知道散在哪里去了。
李欣:二十年前他们都是小伙子,朝气蓬勃的,直到现在,大家都成了中年大叔了,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都有一颗“冰壶”的心,我们特别珍惜相聚的日子。
王燕:如果没有冰壶的话,我们不可能走到一起。
赵海涛:收获了一帮朋友。
燕斌:我们的友谊还要继续往后延续。
李欣:因为是第一批(冰壶)人,我们的岁数马上就快到五十了,我们也希望参加冰壶世锦赛元老赛。
王燕:只要李教挑头,我们肯定愿意。
赵海涛:过几年年龄到了,一定得去参加。
燕斌:我今年四十三岁,利用这几年时间再好好训练训练。
李欣:我们争取参加冰壶世锦赛元老赛,为中国争光,为我们冰壶爱好者争光,我们需要更大的努力。
冰壶老友们:我们都是冰壶人。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全民“上冰上雪”的氛围越来越浓,多年前的冰壶老友们也再次走进了冰壶馆,从青春芳华到而立中年,冰壶人对冰壶运动的热爱永远不变,情谊地久天长。
出品人:朱凯 李红光
制片人/总导演:李剑然
主 编:胡雪蓉 张冀春
编 导:赵海婕
技 术:顾望
【往期阅读】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冬奥小学校长和37位世界杯小选手 编导手记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让孩子们在校门口"打滑呲溜" 编导手记